曲阜师大兴农先锋实践队:深耕莱芜乡村,赋能振兴新篇
农业农村,作为国家发展的深厚根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乡村振兴战略犹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为农业农村的前行指引着方向。为深入洞察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落地实情,探寻助力农业农村发展的高效路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兴农先锋实践队于2025年1月18日踏上征程,前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和庄镇,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助力农业农村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秉持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旨在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实地调研,精准把握乡村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状况与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具有切实可行性的建议与充满前瞻性的创新思路,为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奉献智慧与力量。
一、产业升级:激活乡村发展引擎
实践队深入和庄镇的田间地头、农业园区与各类产业基地,详细考察当地农业产业的布局与发展态势。发现尽管和庄镇拥有一定的农业基础,但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多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农产品附加值低,且缺乏成熟的产业链条与市场竞争力。
基于此,实践队建议引入现代化农业科技,发展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与精准调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同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与市场需求,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培育珍稀花卉苗木等。
此外,积极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与技术,将本地农产品进行精细化加工,开发出多样化的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挖掘和庄镇农产品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渠道,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二、人才汇聚:注入乡村发展活力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实践队在与当地村民、村干部及相关从业者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和庄镇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乡村发展缺乏新鲜血液与专业人才支持。
为破解这一难题,实践队提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一方面,加强本土人才培养。依托当地的职业学校、农业技术推广站等机构,开展各类农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课程,涵盖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营销、农村电商等多个领域,提升农民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另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部人才回流与引进。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补贴、税收优惠、场地支持等政策扶持,鼓励他们带回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在家乡创业。同时,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人才实习实践基地,吸引大学生、专家学者到和庄镇开展调研、实习与技术指导工作,为乡村发展注入智力支持。此外,搭建乡村人才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农业技术交流会、创业分享会等活动,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三、文化重塑:凝聚乡村发展合力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实践队员在调研中惊喜地发现,和庄镇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传统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古建筑古朴典雅,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如独具特色的民间戏曲、精美的手工编织技艺等。然而,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却面临着保护不力、开发利用不足的困境,乡村文化活动形式陈旧单一,难以吸引村民的积极参与,无法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员建议加大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制定详细的保护规划,设立专项保护资金,对古建筑、历史遗迹等进行修缮与维护。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建立乡村文化博物馆,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方式,生动展现乡村的悠久历史、独特文化与民俗风情,让村民和游客更好地了解和庄镇的文化底蕴。
在文化活动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如举办民俗文化节、传统手工艺大赛、乡村文艺汇演等,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制作精美的乡村文化宣传视频、图文资料等,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广泛传播,提升和庄镇乡村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结合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开发乡村文化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通过乡村文化建设,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与归属感,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生态优化:打造乡村宜居家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实践队员在实地考察中注意到,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庄镇面临着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体污染;生活污水排放缺乏有效处理,随意排放现象普遍,影响了周边水环境;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垃圾随意丢弃、堆积,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降低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为改善这一现状,实践队员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且系统的农村生态建设建议。首先,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其次,加大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根据村庄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规划建设污水处理站、污水管网等设施,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和达标排放。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在村庄内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配备专业的垃圾收集车辆与保洁人员,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强对村民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与垃圾分类自觉性,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此外,积极开展乡村绿化美化行动,鼓励村民在庭院内种植花草树木,在村庄道路两旁、公共区域进行植树造林,打造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通过农村生态建设,为村民创造一个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的生活幸福感,为乡村振兴筑牢生态根基。
本次“助力农业农村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活动成果斐然。实践队成员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全面、准确地掌握了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和庄镇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重重困境,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与创新思路。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明确了转型升级的清晰路径;在农村人才建设方面,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找到了凝聚发展合力的有效抓手;在农村生态建设方面,制定了打造宜居环境的详细措施。
展望未来,实践队将持续关注和庄镇的农业农村发展动态,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与实践助力。同时,也热切期望更多的社会力量能够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各方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让乡村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家园,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2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