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破局与重塑:农民夜校发展困境与转型探索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刘思彤 王子萌

破局与重塑:农民夜校发展困境与转型探索

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夜校作为提升农民素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教育平台,其发展状况备受关注。然而,当前农民夜校在办学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亟需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需求的转型发展之路。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兴农先锋实践队深入调研,对农民夜校的现状、困境及转型策略进行了全面剖析。

一、现实之困:农民夜校发展的重重阻碍

(一)办学条件:区域失衡下的无序探索

由于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农民夜校办学方面又缺乏自上而下的统筹设计与科学规划,致使农民夜校目前处于各村自行摸索的阶段。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庄,因财政紧张,在夜校建设上资金投入有限,教学场地简陋,往往只能借用村中的老旧会议室或闲置房屋,教学设备匮乏,桌椅破旧、缺乏多媒体教学工具等情况屡见不鲜。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村庄,虽在硬件设施上有一定优势,但因缺乏统一规划,夜校建设也存在资源浪费、功能定位不清晰等问题。这种地区间的不平衡以及各村发展的盲目性,极大地制约了农民夜校的整体办学效果。

(二)学员特征:流动性与年龄结构带来的难题

农民夜校作为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以农民自愿参与为原则,这使得学员队伍极不稳定。农忙时节,农民忙于田间劳作,无暇参加夜校学习;农闲时,部分农民又可能外出务工,导致学员人数波动大。同时,参与农民夜校的学员年龄结构差异显著,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大多文化程度偏低,小学、初中学历占比较高,甚至还有少数未接受过正规学历教育。这种年龄与学历结构,使得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吸收能力较弱,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困难重重。例如,在农业新技术培训课程中,对于一些复杂的农业机械化操作、新型种植养殖技术,中老年人往往难以快速上手,需要反复讲解与实践指导。

二、历史镜鉴:往昔农民教育的经验启示

回溯历史,我国在农民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探索,为当下农民夜校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五四前后,以“教育救国”为宗旨的平民教育运动蓬勃兴起,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教育先辈深入乡村,开展了一系列农民教育实验。晏阳初在河北定县推行的平民教育,通过开展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致力于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培养农民的生活技能与社会责任感;梁漱溟在山东邹平进行乡村建设实验,注重乡村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唤醒农民的自觉意识。这些早期的农民教育实践,开创了我国乡土教育的先河,为农民教育提供了理念与方法上的借鉴。

从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也高度重视农民教育。早期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培养农民运动骨干、推动革命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农民夜校、半日学校、扫盲班、学习小组、工农速成中学等多种形式的农民教育机构不断涌现。在扫盲运动中,大量农民通过夜校学习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掌握了基本的文化知识;工农速成中学则为优秀农民提供了系统学习的机会,培养了一批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的农业生产与管理人才。这些历史实践,积累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展农民教育的宝贵经验,为当下农民夜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三、转型之路:农民夜校的变革策略

(一)明确办学目标:培育新时代复合型农民

农民夜校应将培养现代化农民作为核心目标。现代化农民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农业现代化专业能力,如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科学的农业经营管理方法,能够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农产品营销等;还要具备现代公民的公共参与能力,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具备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例如,通过开设农业科技创新课程,让农民学习无人机植保、智能温室管理等新技术;开展乡村治理与公民素养课程,提升农民参与村务决策、维护乡村公共秩序的意识与能力。通过明确这一目标,使农民夜校的教学内容与方向更加清晰,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人才奠定基础。

(二)提升教学质量:硬件与软件双管齐下

完善硬件设施与管理:在硬件设施方面,各地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夜校的资金投入,根据村庄实际需求,建设标准化的教学场地,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农业实训设备等。同时,要提升夜校的运行管理水平,实行校长负责制,由各村支部书记或村委成员担任校长,全面负责夜校的日常管理、课程安排、师资协调等工作。校长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夜校管理制度,明确教学计划、学员考核、教师评价等方面的标准,确保夜校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强化师资队伍与教学针对性: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方面,要吸引优秀教师投身农民夜校教学,可通过政策激励,如给予一定的教学补贴、职称评定倾斜等,鼓励本地中小学教师、农业技术专家、职业院校教师等兼任夜校教师。另一方面,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提高教学针对性。采用分层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学习需求的农民,设计差异化的课程体系。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中老年农民,以基础文化知识、实用农业技术和生活常识为主;对于青壮年农民,重点开展农业现代化相关技能培养,如农业电商运营、农业大数据应用等,推动他们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同时,推广小众化、个性化教学,根据农民个体的产业发展需求,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

(三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兴农先锋实践队将持续深入探索农民夜校发展的新模式,致力于为农村农民的生活生产开辟新路径,为农民夜校的成长拓展新空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迈向新高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2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社会实践】沉浸竹简古韵,传承华夏文明------书画沂情书圣居汉印书牍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历史的智慧在当代绽放光芒,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队走进汉墓竹简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索之旅。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解读以…… 李丹 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查看全文 >>

【寒假社会实践】汉韵竹简间,文化传承情------参观汉墓竹简博物馆

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队在汉墓竹简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专家讲解与互动体验,学生们近距离感受汉代简牍的独特魅…… 李丹 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查看全文 >>

【寒假社会实践】沉浸千年汉韵,竹简博物馆之旅开启文化寻根------参观汉墓

历史的长河中,汉代文化如璀璨星辰,闪耀着智慧与文明的光芒。1月19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队走进汉墓竹简博物馆,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踏入博物馆,仿佛置身于汉代的书卷…… 李丹 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查看全文 >>

【寒假社会实践】探访王羲之故居,感悟书法艺术之美------“书画沂情书圣居

1月20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怀着对书法艺术的无限热爱,踏上了前往王羲之故居的文化之旅。此次社会实践以“书画沂情书圣居,汉印书牍留古芳”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探访…… 李丹 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查看全文 >>

【寒假社会实践】走进王羲之故居,探寻书法瑰宝——“书画沂情书圣居,汉

1月20日上午9:00,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怀着对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踏上了前往王羲之故居的旅程,追溯书法艺术的根脉,深入了解书圣王羲之的生平与成就,感受书法文化的博大精…… 李丹 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熠熠归园里,乡村振兴谱新篇”实践队召开第一次会议

为了解地方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状况,为乡村振兴贡献出曲园学子的一份力量。7月31日晚,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星火熠熠归园里,乡村振兴谱新篇”实践队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由队长刘易航主持…… 吴恺 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查看全文 >>

朱村柳编艺术展览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光

曲阜师范大学“柳韵匠心沂情缩影”社会实践队在暑假期间走入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探访了朱村柳编艺术展览馆,亲历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中国柳编文…… 吴恺 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社会实践】沉浸竹简古韵,传承华夏文明------书画沂情书圣居汉印书牍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历史的智慧在当代绽放光芒,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队走进汉墓竹简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

携手童行,守护成长

指导老师:李涵、胡文瑞化工学院通讯员:余小雅天朗气清,碧空如洗,“代理家长·慧伴童飞”团队成员们利用寒假时间,于1月…

创芯苑:引领科教设备共享新时代,赋能教育与环保双赢

临沂大学学生创业项目“创芯苑”取得显著成就临沂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创业项目“创芯苑——基于区块链与AI赋能的科…

探寻冯白驹遗址,共筑红色新篇章

中国青年网海南海口1月13日电(通讯员武露阳王琼盛慕雯)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和事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后人前行…

探访冯白驹遗址 感悟红色精神传承

探访冯白驹遗址感悟红色精神传承中国青年网海南海口1月13日电(通讯员武露阳王琼盛慕雯)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红…

最新发布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青鸟领航拓前路 青年奋进铸辉煌——“青鸟计划”实践感悟(十)
“青鸟计划”以实践为基石,以机遇为羽翼,帮助青年打破校园与社会的壁垒,积累多元实践经验,为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开启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寒假期间,众多传媒学子积极响应“青鸟计划”号召,纷纷投入…
深挖文创内涵,解锁发展密码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推进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破译者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考察与数据分析,深入研究南京博物院文创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全链路,评估其文化传播价值与…
文创邂逅历史,传承碰撞创新
为了深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探究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现状,调查“博物馆热”这一持续升温的社会现象,2025年1月14日至2025年1月24日,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破译者队伍的翟思甜前往河南省博物院、巩义博物馆、云南省博…
用爱与责任点亮少儿春晚的舞台
2025乙巳蛇年春节前夕,我有幸成为了广德市2025年少儿春节联欢晚会的一名幕后志愿者,在1月22日至23日两晚见证了本次晚会从前期的筹备规划到模拟现场的真实彩排,又见证了晚会各项程序的不断优化到最后的正式上…
电气学子返家乡: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电气学子返家乡: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感悟革命历史精神,1月26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测控党支部红色初心实践队的3名成员走进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了一场以“铭记历史,砥…
山东大学红星闪耀小分队普及红色知识实践活动
1月17日,山东大学红星闪耀小分队在结束了济南解放纪念馆、济南战役纪念馆的参观学习后,走进棋盘街社区,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红色精神进社区”活动。小分队成员们通过与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普及济南战…
曲阜师范大学兴农先锋实践队:深耕莱芜乡村,赋能振兴新篇
曲阜师大兴农先锋实践队:深耕莱芜乡村,赋能振兴新篇农业农村,作为国家发展的深厚根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乡村振兴战略犹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为农业农村的前行指引着方向。为深入洞…
梵高的星空
似被一股汹涌、动荡的蓝色激游所吞噬,这片星空旋转着、躁动着、卷曲着。天空之下安睡的村庄静谧、安详,圣雷米精神病院窗外,狂躁、宁静中涌来阵阵孤独与痛苦。每个孤独的人,内心都有一片星空。梵高是孤独…
曾经渴望的,一直拥有着
“快乐其实很简单,有目标有追求,保持童心童趣,学会善待自己,懂得宽容他人,无论生活中遭遇多少困苦、艰难和挫折,始终保持淡然的心态,让烦恼随风而去。”那晚在寝室楼下,我这么说时,老爸哈哈大笑,拍…
走进烈士陵园,感悟英雄力量
【走进烈士陵园,感悟英雄力量——红韵巾帼队】2025年2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红韵巾帼队来到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烈士陵园,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希望通过此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