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了解乡村文化现状和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民对乡村振兴政策的认识,1月12日至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心心向农,意韵融融”实践队走进山东省菏泽市麒麟镇开展以“新春探源续文脉,乡野助农绘蓝图”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讲文化传承进乡野,传振兴政策暖民心
乡村文化和农业发展始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依据。实践队员以当地文化和农业发展水平为依据结合国家政策进行宣讲。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宣讲 赵佳慧供图)
在宣讲过程中实践队员讲解了国家关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注重对公共文化服务和农业产业融合及农业补贴等的讲解。同时,邀请农民上台来发表自己的疑惑与见解,通过这一环节,实践队员发现部分农民对国家政策不太了解,与时代严重脱节以及对文化传承意识不高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一方面,实践队员利用自己的知识来对农民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行解答和汇总,另一方面,实践队员在明确农民在发展中的难点与痛点之后,与村委会进行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针对农民对国家政策不了解这样的问题希望村委会设立讲解国家政策的小课堂对农民进行实时的讲解来提高农民相关意识,调动村民参与文化传承和农业发展的积极和热情。
洞察乡村文化态,解锁发展新未来
乡村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由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路径,还是滋养人们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础。实践队员进行实地调研以本地的文化现象为中心来探索农村文化发展与传承的状况。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民交流 赵佳慧供图)
实践队员前往农民家中实地考察,了解到相比于以前,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有了很大进步,文化活动也更加活跃起来,农民过春节也有更精美的文化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各个乡村也设置文化广场,每逢节假日,会有精彩的节目。实践队员也前往当地重要的文化源地——麒麟台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在同麒麟庙的负责人进行交流中发现当地更注重对文物的保护,对文物定期维护,来参观麒麟庙的人也越来越多。同时,菏泽为“牡丹之乡”大力发展自己的文创产品,将牡丹元素融入糕点甜品、饰品、衣物,举办牡丹工笔画展等等不仅仅增强当地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当然,在实践和调研过程中过程中,实践队员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文化设施与活动不足,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无法满足村民多样化精神需求,传承人才匮乏,由于年轻人都是外出务工,导致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等缺少年轻的传承者。总之,乡村文化发展程度加深,但是,还需要加大力度,形成特色文化产业,有效推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实践感悟:兴农实践行,乡村焕新程
农业是乡村的根基产业,为乡村提供基本物质保障,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是核心支撑。实践队员去田间了解农户农业生产情况,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看到他们对改善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乡村发展的坚定信念。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着我,让我明白个人的成长不应局限于物质追求,更应关注社会价值的创造。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深感自己肩负着推动乡村振兴的责任。这次实践让我不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我希望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乡村带来新的理念和发展机遇,助力乡村缩小与城市的差距。这种责任感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持续关注乡村问题,为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努力。
(图为实践队员在田间与农户交流的图片 赵佳慧供图)
(通讯员:赵佳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2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