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山旺镇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摘要: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风情。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各具特色,它们不仅是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体现,更是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山旺镇,拥有着独特的春节习俗,这些习俗在漫长的岁月中代代相传,成为山旺镇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次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山旺镇春节习俗的具体内容,探究当地群众对春节习俗传承和发展的看法,并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促进春节习俗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采用了实地考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春节期间,深入山旺镇的各个村庄,实地观察春联张贴、烟花燃放、祭神仪式、彩灯布置等春节习俗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对镇里阅历丰富的老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春节习俗的认知、参与度以及对习俗传承和发展的看法。此次调查受到当地镇府、企业和行政审批服务局接待和支持。
二、山旺镇春节习俗
春联是山旺镇春节必不可少的元素。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上集市精心挑选或亲手书写春联。春联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感恩,也有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和期盼。书写春联多采用传统的毛笔书法,字体刚劲有力,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张贴春联时,人们讲究上下联的位置和顺序,寓意着吉祥如意。
烟花在山旺镇春节中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除夕之夜,当新年钟声敲响,整个山旺镇便被烟花点亮。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在空旷的地方燃放烟花。烟花的种类繁多,有冲天炮、烟花棒、大型礼炮等。孩子们手持烟花棒,欢快地奔跑嬉戏;大人们则点燃大型烟花,欣赏着绚丽多彩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象征着辞旧迎新,祈愿新的一年生活像烟花一样灿烂。
祭神是山旺镇春节习俗中一项庄重的仪式。在除夕上午,许多家庭会在自家的院子里摆上供桌,供奉猪头、鸡、鱼、水果、糕点等祭品,点燃香烛,向天地神灵和祖先祈福。人们相信,通过祭神仪式,可以得到神灵和祖先的庇佑,保佑家庭平安、五谷丰登、财源广进。祭神仪式过程中,全家老小都会参与,按照长幼顺序依次行礼,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敬畏之情。
彩灯的形状各异,有传统的圆形、方形,也有富有创意的动物造型、花卉造型等。夜晚,彩灯亮起,五彩斑斓,将整个山旺镇装点得格外美丽。彩灯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也寓意着光明和希望,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充满光彩。
三、访谈
调查小组成员来到了山旺镇朱家庄村采访年已70的石玉庆老人。采访内容包括:村里的春节习俗,这些习俗的文化内涵,习俗的创新发展。总体来看,朱家庄村的春节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虽然面临着传统手艺传承等挑战,但在政府的支持和村民的积极参与下,春节文化依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未来,我们需要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传承方式,让春节文化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成为凝聚人心、传承文化的重要纽带。朱家庄村的传统春节习俗丰富多彩,从腊月廿三祭灶王爷、扫屋、蒸饽饽,到除夕请祖宗牌位、贴春联、包饺子,再到赶年集购买红纸灯笼和手写福字,这些习俗构成了村民记忆中春节的核心内容。尽管时代变迁,但祭祖、守岁等传统规矩依然被保留下来,显示出村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一些传统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例如,过去手工制作的浆糊被现成的胶带取代,传统的年货制作逐渐被网购所替代,这些变化反映了人们在追求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习俗的传承。近年来,朱家庄村在政府的支持下,举办了“山旺大舞台”“村晚”等一系列春节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也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石先生积极参与“村晚”表演,体现了村民对这类活动的热情。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形式,充分发挥了村民的主体作用,让春节文化活动更加贴近村民的生活,也激发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此外,非遗年货节的举办,将草编蚂蚱、剪纸窗花等非遗文化与春节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涵,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年轻人对传统年俗的态度经历了从排斥到逐渐接受的转变。过去,一些年轻人认为磕头拜年等传统习俗过于老套,但随着“青苗计划”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他们开始用新的方式参与和传承传统年俗。例如,村里大学生用无人机拍摄全家福,用手机制作电子鞭炮,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保留了传统习俗的形式,还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这表明,年轻人并非对传统年俗不感兴趣,而是需要找到适合他们的参与方式和表达形式。尽管朱家庄村在春节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手艺的传承。例如,扎灯笼的老李头去世后,他的手艺无人继承,导致相关工具闲置。这反映出传统手艺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镇上编纂了《山旺文史大观》,将年俗步骤详细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资料。此外,政府在资金支持和活动组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春节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要进一步推动传统手艺的传承,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例如组织更多的培训活动,邀请老师傅传授技艺,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手艺。春联、灯笼、鞭炮等春节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春联象征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灯笼寓意着“好事成双”,鞭炮则用于驱赶“年兽”。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符号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例如,电子鞭炮的出现虽然更加环保,但也让传统的鞭炮味儿逐渐消失。这表明,在传承春节文化符号的同时,也需要在形式上进行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春节活动不仅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增强邻里关系和村庄凝聚力的重要契机。过去,拜年需要串完半个村,邻里之间关系紧密。如今,虽然住楼房的邻居之间相互不认识的情况增多,但通过编写《朱家庄文史》等活动,村民重新聚集在一起,分享村庄的历史和故事,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感情。这说明,春节文化活动在促进社区凝聚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不断创新形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石爷爷对未来春节文化的发展充满期待。他希望年轻人能够珍惜春节这一传统节日,避免过度攀比,回归春节的本真意义。同时,他也希望年轻人能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春节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这种期待反映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也为我们指明了春节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方向。
四、总结
山旺镇的春节习俗丰富多彩,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这些传统习俗面临着诸多挑战。政府、社会和家庭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传承山旺镇的春节习俗,让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山旺镇的春节习俗代代相传,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纽带,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2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