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齐鲁歌英烈,红韵颂江淮”星火筑梦队假期实践活动

来源:南通大学 作者:韩木子

革命战士行千里,红色文化布四方。物科院星火筑梦队在寒假期间满怀着热忱与敬意,毅然踏上追寻红色记忆的征程。分别来到了江苏南京、淮安和山东菏泽。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调研、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缅怀遇难同胞,践行红色文化传承使命,他们将从不同维度,探寻红色文化的深邃内涵,进一步感受来自不同地区红色文化的“同”,让信仰的火种,再度熊熊燃烧。

一:实地寻访

馆中聆听:铭记英雄史诗

南京,革命风云的见证者,红色精神在这里尤为鲜明。实践期间,南京小分队踏访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深切感受了南京城中红色文化的凝重与力量。

讲解员的声音缓缓响起,那些英勇无畏的革命事迹逐一浮现,队员们静静地聆听着,眼眶渐渐湿润。他们深知,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而他们也将带着这份震撼与感动,铭记英雄史诗,传承红色基因,让先烈们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图为队员们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老区寻根:触摸历史脉络

淮安小分队队员走进周恩来纪念馆,沿着51级台阶拾级而上,便能看到周恩来汉白玉坐姿塑像,每一次驻足凝视,每一次用心聆听,都让队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深刻含义,也更加坚定了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身力量的决心。在西花厅,似乎能看到周总理昔日忙碌的身影,他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生的精神令人动容。馆内习总书记对青少年寄语的展示,与周总理的教诲交相辉映,指引他们继续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周恩来纪念馆。

随后,队伍来到新安旅行团纪念馆。1935年,新安小学的14名“小好汉”在校长汪达之的带领下,组建了新安旅行团。他们以文艺为武器,宣传抗日救亡,途经全国22个省、市、区,踏遍祖国5万里河山。看着馆内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仿佛能看到当年那些“小好汉”们勇敢前行的身影。在这里,队员们感叹团员们的勇敢与智慧,用艺术唤起了大众的觉醒,深刻感受到了“新旅精神”的伟大,那是一种不怕艰苦、爱国奋进的精神力量。

遗址感怀:重燃理想火焰

在江苏的红色历史长河中徜徉,感受过这里的红色文化底蕴后,我们把视野转向了山东菏泽的鲁西南战地旧址。走进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庄严肃穆而又震撼人心。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珍贵的文献资料以及逼真的场景复原,将队员们带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参观过程中,团队队员们积极与讲解员互动,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队员们的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定与担当,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参观学习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传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在这片热土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图为实践队员们参观博物馆并学习。

二:交流研讨

在各小队参观学习结束之后,星火筑梦队开展了实践线上交流研讨会。这次交流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队员们重温革命历史,汲取奋进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从革命老区淮安的红色场馆,到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再到鲁西南战役遗址,跨越山河,穿梭于历史的长廊。他们触摸历史的厚重,聆听英雄的事迹,感受先辈的热血,红色文化的火种在心中熊熊燃烧。这些经历,不仅是对过去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鞭策。小分队成员将带着这份收获,把红色精神融入日常,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激励更多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畏前行,续写辉煌篇章。

三:星火传播

在线上交流研讨之后,队员们对于红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自觉的进行红色文化宣传,队员们制作了宣传海报,走入社区、博物馆等场所进行发放宣传,队员们以故事宣讲的形式,向小朋友和同学们展现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让大家深刻感受红色文化内涵,为他们打开了了解红色文化的窗口,在他们心中播下红色种子。他们表示会将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传承红色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担当作为,为新时代建功立业。

图为实践队员走进班级进行宣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3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承续红色血脉,探寻革命之魂”

第一站:红船团队成员静立红船之畔,湖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眼前红船虽小,却如精神巨擘,开启伟大征程。身为团队一员,深感责任在肩。我们应如先辈,凝聚一心,以首创精神破浪,以奋…… 寒期筑梦小分队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商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成员 汪羽蒙的调研日记

今天的访谈任务,是为“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项目收集一手资料。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项实践任务,更是一场探索两种不同…

“承续红色血脉,探寻革命之魂”

第一站:红船团队成员静立红船之畔,湖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眼前红船虽小,却如精神巨擘,开启伟大征程。身为团队一员,深…

温暖践于行,客运爱长守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人文服务,传递社会关怀,曲阜师…

音乐美育润乡土,三十二载守初心——走进车田民族初中胡志荣老师的教育之

在广西车田民族初中的校园里,数学老师胡志荣用32年的坚守,诠释了一名基层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2025年1月8日,百灵鸟美育筑梦…

“小百灵”唱响振兴梦——车田民族初中校长蔡玉斌的26年美育坚守

2025年1月19日,百灵鸟美育筑梦实践团走进广西资源县车田民族初中,专访该校校长蔡玉斌。在26年的教学生涯中,蔡校长扎根少数民…

最新发布

“筑梦健康”实践队“探千年古韵 觅福气满程”小分队返家乡活动圆满结束
2025年2月1日,“筑梦健康”实践队“探千年古韵觅福气满程”小分队在福建延平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返家乡活动,旨在探寻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活动当天,小分队成员们首先来…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纪
姓名:李智财班级:交通工程2301班实践感悟:随着春节的脚步日渐临近,我踏上了返乡的列车。不同于往年直接回家的行程,今年我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参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服务于家乡的发展…
凉亭笑谈安康经,社区齐画防跌径
为提升社区老年人防跌倒意识与能力,降低跌倒事故发生率,2025年1月14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寒冬稳步护健康,岁安康宁伴冬春”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凤滨家园社区开展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的防…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助力农业生产 践行青春使命”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服务“三农”的号召,提升农户农业生产能力,1月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农队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开展“助力农业生产,践行青春使命”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当天,服务队成员与阳谷县农业部门进行…
邮票上的文化长卷:传统之美,“邮”韵流传
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积极投身于探寻传统文化之美的活动中。他们深入社区,走进居民家中,邂逅了一枚枚“独特”的邮票。这次的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欣…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绿色田园展新颜 青春助农谱华章”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推广有机肥料和生态防治技术,助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2月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农服务队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开展“绿色田园展新颜,青春助农谱华章”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获得真实有力的数据支…
岱岳剪纸:非遗传承新篇,绽放时代华彩
2025年1月25日,“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积极投身于探寻岱岳剪纸这一传统民间艺术之美的活动中。队员们深入泰安的社区街巷,走进剪纸手艺人的工作室,邂逅了一幅幅精美的岱岳剪纸作品,开启了一段充…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纪实
姓名:闫雪妮班级:水利水电工程2402班实践地址: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双岘镇水利管理站实践感悟:闫雪妮在假期期间,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报名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静宁县双岘镇水里管理站实践学习。承…
广陵学子三下乡:银发防跌蕴温情,志愿宣传为平安
我国最新卫健委数据表明,65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死亡发生率为58.03/10万,是老年人首位伤害性死因,可称之为“头号杀手”。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更是指出全球死于跌倒的人中,老年群体占一半以上。跌倒看似是“小…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韵溯中原 言探今昔”调研活动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韵溯中原言探今昔”调研活动为了提高地方民众对方言文化的保护意识,促进地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1月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冬日暖阳服务队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开展“韵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