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2月7日电在寒假期间,为了加深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的了解,实践队伍选择将参观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栖岩寺作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栖岩寺作为安徽省蚌埠市著名的宗教文化场所,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记忆,蕴含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价值,是一座珍贵的文化宝库。2025年2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寻迹红脉践真知,铸魂社区启新程”社会实践队队员蔡少文来到栖岩寺,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佛教文化内涵,感受古建筑的独特魅力,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感悟。
栖岩寺,俗称白石寺,始建于汉代,历经多次修缮与扩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它坐落于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锥子山西峰南侧。因其佛殿、僧堂、经阁均以白色石块建在山岩上,故称栖岩寺。栖岩寺周围山水环绕,自然风光秀丽,为寺庙增添了几分宁静祥和的氛围。寺庙内保存着众多的古建筑、碑刻、佛像等文物,是研究佛教文化和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图为实践队员站在栖岩寺门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蔡少文 供图
参观前,实践队员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浏览网络资料,对栖岩寺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宗教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初步了解。实践队员还制定了详细的参观计划,明确了参观目的和重点关注内容,以便在参观过程中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学习。踏入栖岩寺的那一刻,实践队员便被其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感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展现出岁月的痕迹。山门上的牌匾字迹苍劲有力,彰显着寺庙的历史底蕴。沿着中轴线前行,依次参观了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主要建筑。天王殿内,四大天王的塑像威风凛凛,守护着寺庙的安宁。大雄宝殿是整个寺庙的核心建筑,殿内供奉着高大的佛像,佛像金身璀璨,面容慈悲祥和,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殿内的壁画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描绘了佛教故事和传说,生动地展现了古代佛教艺术的精湛技艺。藏经阁内收藏着大量的佛教经典,这些珍贵的文献是佛教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实践队员虽不能完全读懂其中的深意,但也能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智慧和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观赏大雄宝殿佛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蔡少文 供图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还遇到了几位寺内的僧人。他们热情地为实践队员讲解佛教的基本教义、修行方法以及寺庙的日常活动。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实践队员对佛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感受到了他们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执着。
除了参观建筑和与僧人交流,实践队员还积极与其他游客和寺庙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在与游客的交流中,实践队员发现大家对栖岩寺的兴趣点各不相同,有的是被古建筑的魅力所吸引,有的则是对佛教文化充满好奇。众人相互分享着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栖岩寺的价值和意义。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则让实践队员了解到寺庙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他们的辛勤付出为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为实践队员立于天王殿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蔡少文 供图
通过这次参观,实践队员对佛教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佛教所倡导的慈悲、智慧、平等、宽容等理念,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它教导人们要关爱他人,珍惜生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这些理念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栖岩寺的古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设计和巧妙的布局,无不体现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从建筑的结构、装饰到色彩的运用,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近距离观察和欣赏这些古建筑,实践队员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激发了实践队员对古建筑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
图为实践队员鼎中插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蔡少文 供图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实践队员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锻炼了沟通能力和观察能力。与不同的人交流,让实践队员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文化差异,拓宽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也对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进行了反思,更加明确了自己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责任和使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3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