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云舒华章实践队:浙江省博物馆里的传统文化传承之旅 ——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2025年1月,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王小溪

云舒华章实践队:浙江省博物馆里的传统文化传承之旅

——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2025年1月,曲阜师范大学大学“云舒华章实践队”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走进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文物研习、非遗体验、学术调研等形式,深入探索浙江大地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基因,感受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这场实践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一、探秘文物:触摸历史的温度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作为综合性文化殿堂,馆藏文物十万余件,从河姆渡文化的“双鸟朝阳纹牙雕”到良渚文明的玉琮王,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浙江先民的智慧与信仰。实践队首日聚焦“浙江一万年”主题展厅,跟随讲解员系统梳理了浙江从史前文明到近现代的文化发展史。

在良渚文化展区,队员们驻足于玉琮王前。这件刻有神徽纹饰的玉器,不仅是良渚先民祭祀天地的礼器,更与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的设计灵感一脉相承。队员李然感叹:“玉琮的纹饰对称精妙,难以想象五千年前的工匠如何用简陋工具完成如此杰作。它不仅是文物,更是中华文明‘礼制’精神的具象化表达。”

另一件引发热议的展品是“猪纹黑陶钵”。其上的猪纹图案与汉字“家”的象形结构相呼应,队员们由此展开讨论:古代农耕社会中,家畜驯化如何推动聚落形成?这一议题将文物研究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学术命题紧密结合。

二、非遗体验:技艺中的文化基因**

实践第二日,队员们转战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的交融。在木版水印工坊,非遗传承人示范了《断桥相会》的套印技法。队员们尝试印制时,因力度不均导致图案模糊,传承人笑道:“每一刷都要‘心手合一’,急不得。”这句话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技艺对专注力与匠心的要求。

锡雕体验区则充满敲打声。队员们手持小锤,在锡片上錾刻花纹,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需精准控制力道。非遗师傅介绍:“锡雕曾是江南婚嫁必备品,现代设计师将其融入灯具、茶具,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队员们看到非遗传承的创新路径。

此外,昆曲《夜奔》的武戏表演令全场震撼。演员腾挪翻转间,将林冲的悲愤与决绝演绎得淋漓尽致。队员张昊笔记中写道:“戏曲不仅是艺术,更是中国人情感表达的密码。一个眼神、一个身段,都蕴含着文化认同的力量。”

三、学术调研:博物馆的当代使命**

实践队结合专业背景,围绕“博物馆如何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展开调研。在良渚古城沙盘前,队员们了解到,博物馆通过3D复原技术重现古城水利系统,并开发文创产品、研学课程,使文化遗产“活”起来。这种“保护+利用”的模式,为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活力。

调研中还发现,博物馆正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2024年12月,来自3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在此观摩玉器、体验中医养生功法,最后实践成员们总结得出:“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容器,更是文化输出的窗口。通过数字化展示与跨界合作,传统文化得以突破时空界限,与全球对话。”

四、实践启示:传承中的青年担当

在总结会上,队员们分享了感悟。有队员提出:“文物修复需要科技助力,但更需年轻人沉下心研习传统工艺。”社会学专业的周璐则关注非遗传承人老龄化问题,建议高校开设“非遗选修课”,培养青年传承群体。

实践队还策划了“文化盲盒”公益项目,将博物馆文物纹样设计成解谜游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吸引青少年参与。这一创意获馆方支持,计划纳入暑期教育活动中。

结语:让传统照见未来

七天的实践,云舒华章实践队从文物中读懂了文明的韧性,在技艺中触摸了匠心的温度,于调研中探索了传承的路径。这时我们想起了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的寄语:“青年一代的文化自觉,决定传统文化的未来。你们不仅是参观者,更应成为传播者。”

离馆之际,队员们回望博物馆穹顶的“双鸟朝阳”浮雕——这件河姆渡文化的象征,恰如传统文化的朝阳,正在新时代冉冉升起。而实践队的使命,便是以青春之力,助其光华永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3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丨跨越全国,用爱与理解点亮星

在大众认知的边缘,罕见病群体长期默默承受着病痛与孤独。为打破这一现状,2025年1月至2月,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以“让罕见被…… 方英杰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广东省江门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2月13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吴昊,在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育德社区开展了以“让罕见被看见”为主题的罕见病科普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深…… 吴昊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河北省沧州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河北省沧州市开展罕见病科普宣讲活动2025年2月12日,恰逢元宵佳节,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付珊伊,携手河…… 付珊伊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四川省绵阳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2月11日,四川省绵阳市石塘街南山社区活动中心内,一场“孤单星球”的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活动温情启幕。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师佳瑞,以“让罕…… 师佳瑞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云南省临沧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月6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杨薰走进云南省临沧市儿童福利院,为在院小朋友带来了一场别样的科普之旅。活动以“让罕见被看见”为主题,用生动有趣…… 杨薰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湖北省宜昌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1月24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杨芯瑜,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城试验区平云社区开展了以“让罕见被看见”为主题的罕见病科普宣讲活动。此次活…… 杨芯瑜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四川省成都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1月21日,寒风中依然充满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大弯街道革新社区。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的成员高雯靖,携手团队走进了这片社区,…… 高雯靖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山东省济南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1月22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方英杰于山东济南历城区唐冶街道鲁商凤凰城社区,开展了罕见病科普主题宣讲课堂。(图为方英杰在宣讲方英杰摄)…… 方英杰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河海学子归乡宣讲,点亮母校梦想之光

河海学子归乡宣讲,点亮母校梦想之光近日,河海大学的多名学子组成宣讲团队,回到各自的高中母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招生…

山东大学“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丨跨越全国,用爱与理解点亮星

在大众认知的边缘,罕见病群体长期默默承受着病痛与孤独。为打破这一现状,2025年1月至2月,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

寻迹非遗传承,赓续文脉华章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重要指示精神的号召,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青年…

Mr.China团队探秘佘村:解密乡村振兴新样本

Mr.China团队探秘佘村:解密乡村振兴新样本2025年1月,“Mr.China—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实践团队赴佘村,开展了“共话佘村桑梓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抗美援朝,缅怀,最可爱的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抗美援朝,缅怀,最可爱的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Mr.China团队以中英双语影像赓续英雄史诗2025新年伊…

最新发布

绿染乡野,心驻家园
绿染乡野,心驻家园大学生网报铜陵2月15日电(通讯员谷旭超)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曲阜师范大学“弦歌永续志愿行”实践队于2月15日赴安徽省铜陵市市通关区六房街道开展社会实践。实践队员聚焦乡村公共空间提质…
“饺心暖邻,青春爱同行”
“饺心暖邻,青春爱同行”“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饮食文化是连接情感的重要纽带。为丰富社区居民生活,促进邻里和谐,我和同学们参与了社区组织的包饺子活动,将爱心与温暖包进饺子,传递给每一位居民。活…
“饺香暖社区,青春奉献情”
“饺香暖社区,青春奉献情”“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饮食文化是连接情感的重要纽带。为丰富社区居民生活,促进邻里和谐,我和同学们参与了社区组织的包饺子活动,将爱心与温暖包进饺子,传递给每一位居民。…
云舒华章实践队博物馆之行: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一、缘起: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断层、创新不足等挑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
匠心石墨助振兴,红色基因永赓续
为进一步拓宽青年学子的视野,增进对家乡产业发展与红色文化传承的理解,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搭建桥梁,推动青年成长与家乡建设同频共振,助力乡村文化繁荣与经济腾飞。临大学子积极响应号召。信息科…
从种苗到产业,看莘县智造强农路
为推动青年学子了解家乡产业建设与科技现代化进程,引领青年学子投身家乡建设,探索家乡发展的创新路径,进一步增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临沂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号召,“红心铸‘芯…
感悟基层发展,助力家乡美丽
在晨曦中触摸城市的温度,清晨七点的街道尚未苏醒,我握着竹扫帚站在马路上,掌心被粗糙的竹节硌得发疼。深冬的寒风卷着如刀片掠过脸庞,环卫站橘红色的制服裹在厚厚的棉衣上。这是我第一次以乡村美容师的身…
安徽工业大学“电”亮红色文化传承团红色芜湖之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2025年2月7日,安徽工业大学“电”亮红色文化传承团的实践队员怀着崇敬与求知之心,踏入芜湖这片承载着厚重红色记忆的土地,开启了意义非凡的红色探寻之旅。图为赭山公园戴安澜将军铜像实践队员高畅供图图为赭…
在奉献与探索中收获成长
在奉献与探索中收获成长寒假期间,我参与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区卫生清扫、孤儿院志愿服务以及参观博物馆。这些活动让我在奉献中感受到温暖与责任,在学习中收获了知识与成长,也让我对社会有了更深…
服务社区,温暖传递
服务社区,温暖传递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建设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同时发挥个人专长,为社区建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曲阜师范大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