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乡野,心驻家园
大学生网报铜陵2月15日电(通讯员 谷旭超)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曲阜师范大学“弦歌永续志愿行”实践队于2月15日赴安徽省铜陵市市通关区六房街道开展社会实践。实践队员聚焦乡村公共空间提质升级,通过清洁维护宣传栏、清理公共区域垃圾等行动,为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贡献青年力量。活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以青年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图为弦歌永续志愿行实践队员参与擦拭美丽乡村公告栏(实践队员 谷旭超提供)
活动中,实践队员对街道沿线宣传栏展开系统性清洁,使用抹布与纸巾清除玻璃展面污渍,修复布满灰尘的宣传海报,使政策法规、村规民约等图文信息重现清晰。
图为弦歌永续志愿行实践队员参与擦拭美丽乡村公告栏(实践队员 谷旭超提供)
焕然一新的宣传栏成为展示村规民约、文化活动的窗口,吸引村民驻足交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建设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此次活动不仅美化了人居环境,更通过青年示范带动,激发村民参与环境维护的主动性。活动既美化了人居环境,又以实际行动激发村民共建共享意识,展现青年服务乡村振兴的担当,为构建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乡村图景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弦歌永续志愿行实践队员参与收拾垃圾,改善乡村环境(实践队员 谷旭超提供)
实践队员在六房街道探索环保新举措,就地取材将废弃纸箱改造为临时垃圾收集箱。活动中,队员手持纸箱沿街巡走,将纸屑投入箱内,同时对塑料瓶、快递盒等可回收物进行分拣归集,实现垃圾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的“一举两得”。
行动中,队员们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的指示,展现:“一个纸箱能装下3公斤垃圾,既节省塑料袋消耗,又能循环利用废弃资源。“
曲阜师范大学实践队在六房街道的系列行动,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内涵。;以此理念引领生态建设,通过创新垃圾分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乡风。活动将习近平总书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嘱托化为行动,在“绿水青山”间书写了青春奉献与价值引领的时代答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3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