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废弃物管理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持续推进,建筑废弃物产生量持续增加,其管理和处置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有效解决建筑废弃物管理难题,提升行业治理水平,全国各级政府先后推进建筑废弃物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为建筑废弃物的源头管控、运输监管、处置利用等环节提供了有力支撑。
山东建筑大学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在苏杨月、王宁老师的带领下,线上调研梳理我国建筑废弃物处理管理平台的现状,据统计,我国已有多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上线运行了建筑废弃物管理平台,如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与服务平台、上海市建筑垃圾综合服务监管平台、广东省建筑垃圾跨区域平衡处置协助监管平台等。这些平台的功能虽各有侧重,但在一些关键内容上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
图1 我国部分省市建筑废弃物管理平台
首先,在源头信息管理方面,多数平台都涵盖了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源头信息,包括建筑项目的基本情况、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等。这有助于从源头上掌握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动态,为后续的运输、处置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运输企业信息是各平台的共同关注点。通过平台,管理部门可以对运输企业的资质、车辆信息、运输路线等进行监管,确保建筑废弃物的运输过程合法合规。同时,平台也为运输企业提供了信息查询和备案的便利,提高了运输效率。
再者,处置场所信息在各平台中也占据重要位置。平台对建筑废弃物的消纳场所、资源化利用场所等进行详细登记和管理,实现了对处置场所的实时监控和动态更新。这不仅保障了建筑废弃物的合理处置,还促进了资源化利用的发展。
图2 上海市建筑垃圾综合服务监管平台官网
然而,我国建筑废弃物管理平台建设还存在需要提升的地方。首先,不同地区的平台建设进度差距较大。经济发达地区平台建设相对成熟,功能较为完善,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或中小城市,平台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甚至尚未建立专门的建筑废弃物管理平台。
其次,部分平台的信息覆盖不全面。例如,一些平台仅关注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源头和运输环节,对后续的处置利用环节信息更新不及时或记录不完整,导致无法全面掌握废弃物的最终去向和利用价值。再次,平台数据的使用和调度亟需智能化手段提升处置效率。如何借助大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调度,将平台的海量数据用好,是下一步需要重点提升的地方。
图3 建筑废弃物回收厂
总体来看,我国建筑废弃物管理平台的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多地平台的功能各有特色,这不仅有利于满足不同地区建筑废弃物管理的多样化需求,也为全国范围内建筑废弃物管理的协同合作和经验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创新,我国建筑废弃物管理平台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行业减污降碳提供更强大的决策和支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3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