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学子播撒环保火种使得家乡环保事业焕得新颜
近日,在广西南宁市,一场由返乡大学生组织的环保教育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为家乡的环保事业注入了一股青春力量。此次活动的组织者是一群就读于安徽工业大学的大学生,他们利用寒假返乡的时间,自发策划并开展了这次环保教育公益活动。活动旨在提升家乡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李元烨供图)
活动在当地一社区附近拉开帷幕。活动当天,尽管天气寒冷,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学生志愿者和孩子们的热情。一大早,志愿者们就来到学校,精心布置活动场地,准备活动道具和资料。他们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了色彩鲜艳的环保宣传海报,内容涵盖了垃圾分类、水资源保护、减少塑料污染等多个方面,营造出浓厚的环保氛围。上午九点,活动正式开始。志愿者李元烨同学走上讲台,通过一段生动有趣的环保主题动画,开启了本次环保知识之旅。动画中,美丽的大自然因人类的不当行为而遭受破坏的场景,让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不少孩子的脸上露出了惊讶和担忧的神情。动画结束后,结合动画内容,李元烨同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环保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小知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一双双眼睛里充满了对环保知识的渴望。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志愿者韦俊泽同学带来了一套垃圾分类模型。他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投放方法,随后组织孩子们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孩子们纷纷踊跃参与,他们手持印有各种垃圾名称的卡片,认真思考后将卡片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模型中。在游戏过程中,有些孩子出现了分类错误,志愿者们便耐心地给予指导和纠正,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垃圾分类的要点。
(李元烨供图)
除了课堂讲解和游戏互动,志愿者们还组织孩子们开展了环保手工制作活动。孩子们利用废旧物品,如饮料瓶、易拉罐、旧报纸等,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李某涵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了一个小巧玲珑的花瓶,郭某则用旧报纸折出了一只栩栩如生的纸鹤。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创意和动手能力,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和意义。
(李元烨供图)
在活动的最后,志愿者们向孩子们发放了环保承诺书,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并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孩子们纷纷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表达了自己对环保的坚定承诺。当地社区工作者表示:“这次环保教育活动非常有意义,大学生志愿者们带来了新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环保知识,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解环保世界的大门。”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也感触颇深。李元烨说:“回到家乡,看到熟悉的环境,我们希望能为家乡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环保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让他们成为家乡环保的小卫士。”此次返家乡环保教育活动,不仅让家乡的孩子们接受了一次全面而生动的环保教育,也展现了返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相信在这些年轻力量的带动下,广西南宁的环保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家乡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山会更绿。
通讯员:韦俊泽 李元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3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