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电气学子返家乡:传承家乡文化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作者:杨思雨

电气学子返家乡:传承家乡文化

为了深入挖掘并弘扬宝贵的家乡文化,安徽工业大学成立了一支“文化传承团”,旨在通过组织学生深入探究家乡特色文化,利用好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讲述那些生动而真实的家乡故事。 2025年2月8日,一群满怀热情的实践队员踏上了探寻家乡特色文化的旅程,他们带着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深入发掘特色美食、乡村风土人情以及著名景点,用脚步丈量家乡,用心感受每一份独特的魅力。

首先是实践队员回到了他的家乡合肥,走进杨振宁故居,这是一座始建于明清时期的民间宅院。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的古南街, 1937年抗战爆发时,少年杨振宁随母亲迁居至此。其具有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民间宅院,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砖木结构,粉墙黛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具有典型的明清风格。中厅是旧居的主体部分,陈列着杨振宁先生的图片与实物资料,记录了他从少年求学到青年获奖,再到留学授教、回归故里的奋斗历程。

图为杨振宁故居。实践队员范明杰 摄

其次是实践队员的家乡亳州市蒙城县,这里有一座海拔约为54.4米至54.92米北冢山,位于安徽省蒙城县北部约20公里处。占地约540亩,山势清秀隽丽,形势雄伟。相传夏末商族从黄河北迁至此,首领成汤曾在此会盟天下诸侯,使得北冢山与商朝的历史紧密相连。此外,北冢山还曾是上古商朝的第一个都城——汤都的所在地。汤王迁都后,于此地建诸侯国——(冡)国,此即蒙城称蒙的由来。北冢故城(今坛城)有4000余年的历史,曾经历多次更名,如汉朝时代称为山桑,魏晋南北朝时改称檀城。这些名称的变迁见证了北冢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发展。

图为蒙城县北冢山。实践队员王艳 摄

接着,实践队员介绍了合肥园博园中的“中华第一玉龙”雕塑,取材于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龙。这座雕塑在园博园中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元素,展示了安徽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玉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着权力、尊贵和吉祥。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龙,因其历史悠久、造型独特,被誉为“中华第一玉龙”。这件玉龙雕塑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见证。在合肥园博园中,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到这座雕塑,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展示,园博园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为中华第一玉龙雕塑。实践队员朱海峰 摄

文化是传承的关键之一,美食,更是连接人与家乡情感的独特纽带。实践队员通过动手制作家乡无为的特色食物——无为板鸭,赋予了事物不一样的意义。为探寻板鸭的渊源,实践队员积极拜访当地的民俗专家、资深长辈。经了解,无为板鸭历史悠久,原名“无为熏鸭”,早在清代就已声名远扬。彼时,无为优越的水乡环境滋生了大量优质麻鸭,勤劳智慧的无为人民巧用当地丰富的食材与独特的调料,钻研出一套精细的制作工艺。从宰鸭、腌制时精准调配的香料组合,到熏烤环节杉木屑、茶叶赋予的独特风味,再到卤煮过程中老卤与鸭肉的完美融合,历经数百年传承,无为板鸭的每一道工序都承载着先辈们的匠心独运。

然而,实践队员在调研中也发现,随着时代飞速发展,无为板鸭的传承面临困境。传统手工作坊式生产难以跟上市场扩张的步伐,年轻一代受现代生活节奏与多元文化冲击,对传承这一古老技艺的热情不高。但令人欣慰的是,家乡政府与民间组织已纷纷行动起来,一方面为老字号提供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助力其借助电商平台拓宽销路,让无为板鸭突破地域限制;另一方面走进校园、社区开展非遗技艺普及活动,激发青少年对家乡美食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意愿。

图为实践队员制作完成的无为板鸭。实践队员钱文婷 摄

最后是实践队员的家乡陕西岚皋,这里风土人情浓厚,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观同样让人赞叹。四周环绕的山峦,清澈见底的河流,以及那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都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无论是徒步登山,还是泛舟河上,都能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找到内心的平静。如今,岚皋聚焦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逐步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深度挖掘农业的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农活体验等功能,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全面激活文旅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形成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寓裕富足的生动局面。

图为陕西岚皋夜景。实践队员杨思雨 摄

通过这次寒假实践之旅,不仅是一次对家乡文化的深入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旅程。实践队员们通过亲身体验,对家乡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热爱,也激发了他们保护与传承家乡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我们携手,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乡土文化,让家乡的故事,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成为家乡文化的传播者与创新者,让这份独特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撰稿:杨思雨

指导老师:何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4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秘制药前沿,实践书写青春

【导语】初春三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创新绿动未来”社会实践队走进武汉多家知名药企,开展为期一周的参观实习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生物产业基地……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制药zy2302团支部施洋烈士陵园志愿清扫活动顺利开展

2024年12月5日,满怀敬意的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班志愿者队伍走进施洋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打扫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志愿者们……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河北工程大学学子深入乐亭考察:发掘李大钊故居红色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新策略
在近期结束的寒假期间,河北工程大学的学子开展了一项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李大钊故居红色旅游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他们深入李大钊的故乡河北乐亭,全面梳理红色旅游资源,精心规划发展方案,…
学习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山东大学红星闪耀团队社会实践活动
学习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2025年寒假期间,山东大学红星闪耀实践团队前往了济南解放阁参观学习,回顾了历史,缅怀了先烈。随后团队又走进棋盘街社区,调研了大家对解放阁历史的知晓情况,并为大家讲解济…
医废焕能调研团赴二连浩特市人民医院开展医废处理调研
2025年2月6日,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邓瑾涵前往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人民医院,针对基层医院医疗废弃物处理情况及相关机制展开调研。此次调研由副院长富强带领,调研对象包括内科护士长王燕燕、外科护士长李晓…
引航计划 | 烟大学子返母校,郓城一中话成长
为深化实践育人成效、彰显青年责任担当,2025年2月13日,由烟台大学在读生杨在硕、李德第、孙国智等组成的烟台大学宣讲团重返母校——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开展“引航计划”返母校宣讲活动,以实际行动讲好”…
南通理工学院“要从容应队”实践团队开展“暖冬护安,消防同行”活动
商学院“要从容应队”实践团队开展“暖冬护安,消防同行”活动2025年1月20日-2月5日期间,南通理工学院商学院“要从容应队”小队的同学们在管卫卫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分别在江苏…
潍院学子三下乡|展志愿青春,暖新春时光
为深入贯彻“构建和谐社区”的号召,1月22日至23日,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同心振乡”服务实践队的成员走进银雀山街道七里沟社区,开展了一场旨在精准调研居民年货需求并协助社区进行年货分发的实践活…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赴淮海战役纪念馆社会实践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实施的一次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深入了解淮海战役的历史背景、战役经过及其深远影响,2月13日,安徽工业…
游览历史建筑,追忆红色思想
摘要: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各地红色资源星罗棋布,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让我们自觉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铸就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红色丰碑…
潍院学子三下乡|温暖回家路,情满游子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春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月27日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同心振乡”服务实践队成员以“平安春运、便捷春运、温馨春运”为目标,走入费县火…
潍院学子三下乡 | 展志愿青春,育时代新人
为深入学习《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指示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志愿服务要围绕扶老、育幼、助残等社会民生的重点、难点、痛点。”潍坊学院“同心振乡”服务实践队坚持“为群众服务、为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