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鸢舞潍坊”—共绘春日新图景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田金焰

风筝,自古以来便是天空的诗篇,是自由与梦想的使者,寓意着高远的志向与无限的希望。在潍坊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风筝艺术历经千年传承,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一线一骨,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与情感的倾注,它们轻盈起舞于蓝天之下,讲述着关于春天、关于自由、关于梦想的故事。2025年2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走入潍坊风筝博物馆,开启了一段独特的风筝文化探索之旅。

在风筝博物馆内,珍藏着大量形态多样、风格独特的风筝佳作。从简约的树叶风筝到精细的手工绘制风筝,从传统的板式风筝到新颖的动态风筝,每一件藏品均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深入探索风筝文化的印记,了解其传承与演变,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精美风筝作品。在此过程中,从风筝的历史起源、发展变迁、军事科技应用,到风筝流派的特色以及潍坊国际风筝会,为队员们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和全面的展示。

随后,队员们踏入风筝制作体验课堂,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从零起步,亲手制作一只传统的潍坊风筝。期间,每个人都聚精会神,沉浸于其中。通过这种亲自动手的实践,不仅加深了对风筝文化的理解,也显著提升了自身的动手能力。

此次活动使队员们受益匪浅,他们不仅加深了对潍坊风筝文化内涵的理解,还亲身体验了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并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在新时代背景下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创新与发展。此次风筝探索之旅,不仅提升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知,更激发了他们将科技手段应用于文化传承的实践性思考。未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还将组织更多类似的活动,推动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的传播与传承。

作者:田金焰

队伍:“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

指导老师:孙泽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4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淄博社区里的冬日暖阳行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孤寡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时刻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增强社区凝聚力…… 刘晓娇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筑春景,太河校园焕新光

曲阜师范生命科学学院“助村毓秀催花绽,润社涵情引福临”实践队实践队队员国凯翔于2025年2月7号到达太河镇太河中心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此次活动中,队员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奉…… 国凯翔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宣传法制知识,普及法制观念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基层,推动法制社会的建设。曲阜师范大学“助村毓秀催花绽,润社涵情引福临”实践队成员陈宜君走进淄博市淄川区将军头社区开展法制知识普查…… 陈宜君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新年社区送福活动,传递温暖传承文化

临近新年,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春节社区服务,传递温暖关怀”活动开展,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村毓秀催花绽,润社涵情引福临”实践队的队员于2025年1月18日来到山东省龙口…… 孙喜悦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携志愿之手,为农村“解”烟花之缚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传统的年节印象里,烟花盛放是喜庆的象征,是对旧岁的告别与新年的祈愿。然而,时过境迁,在如今的农村,燃放烟花虽延续着习俗的温度,却也衍生…… 李明珠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携手共筑社区情,温暖帮扶每一程

为积极响应“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的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为打造更加文明、和谐、美好的新时代社区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曲阜师范大学“助村毓秀催花绽,润社涵情引福临”实践队…… 刘晓娇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乡土寻根之在北牟村过个传统中国年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太河镇北牟村的春节气氛愈发浓厚。村民们忙碌着为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做准备,热情洋溢的场面吸引了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村毓秀催花绽,润社涵情引福临…… 国凯翔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乡村调研察民情,普法宣讲暖民心

为深入了解乡村法律普及实际情况,倾听村民实际法律困惑,推动乡村普法进展。2月4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村毓秀催花绽,润社涵情引福临”实践队来到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朝城镇三义…… 唐瑞婷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探寻战争岁月饮食密码,传承历史记忆

本学年,我加入了由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共同组建的“星星火种”团队,并对团队主要研究的中国红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2025年1月…

淄博社区里的冬日暖阳行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孤寡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时刻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中南民族大学“织梦成金队”赴织金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探索苗族蜡染 铸牢中

2025年2月13日至15日,中南民族大学“织梦成金”社会实践队来到贵州省织金县,开展以“苗韵蜡语,多彩交融”为主题且为期三天的…

踏古寻新,文脉相传——语说石韵团队赴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馆调研

2025年1月9日至2月20日期间,广西师范大学语说石韵社会实践团队多次前往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馆进行调研,旨在深度挖掘桂林石刻的…

河不忘本,海永念溪-----高校学子回母校演讲

河海大学学子返校宣讲活动圆满结束——传递梦想,助力成长2025年1月23日,为响应河海大学“源泉工程”的号召,弘扬河海精神,…

最新发布

跃源而归-河海大学回校宣讲活动
河海大学的优秀学长学姐们回到母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了宝贵的高考经验和大学生活分享。活动当天,学长学姐们走进各个班级,受到了学弟学妹们的热烈欢迎。他们首先从河海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返家乡宣讲活动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
“蛇舞新春 面塑新韵”——一场指尖上的传统新春奇遇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营造蛇年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25日来到实践中心探寻…
陶塑——妙琢泥土成佳韵
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拜访陶塑手艺人,切真地了解了我国的陶塑艺术。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不仅增长了对于陶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
戏曲艺术——沉醉于梨园梦境,寻觅那古老而绚烂的戏曲之魂
2025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走进社区居民家中,切真地了解了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次实践,队员们不仅增长了对于戏曲艺术的…
线上筑梦,情暖“蒲公英” ——“关爱城市的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为外来务工子女点亮知识之
1月22日至1月2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爱城市的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借助腾讯会议,为外来务工子女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这些课程就像一把把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传递着知识的力量…
“美化环境,从我做起”社会实践
化乡村,从我做起”——河南工业大学志愿者助力新丰村村村委会环境卫生整治2025年1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志愿者前往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王勿桥乡新丰村,开展了以“美化乡村,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环境卫生整治…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愈加显得…
医废焕能调研团赴呼和浩特市口腔诊所开展调研
2025年2月9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梁作宇在呼和浩特市侯海清口腔诊所,针对口腔诊所医疗废弃物处理情况及相关机制展开调研。此次调研由该门诊主任医师侯海清负责,门诊护士和大夫共同参加。进入门诊,…
兰州理工大学团队深入西布烟村 探寻舞草龙民俗传承密码
近日,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探源民俗・厚植乡根・擎画振兴新篇”卓越行动团队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他们深入江西省宁都县石上镇西布烟村,围绕当地独特的舞草龙民俗展开了深入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