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蛇舞新春 面塑新韵”——一场指尖上的传统新春奇遇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田金焰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营造蛇年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25日来到实践中心探寻非遗面塑,开展实践活动。

在实地探访之前,曲阜师范大学“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已经通过查询资料对非遗面塑有了一定认识。面塑是民间美术重要组成部分,能反映特定时期、区域的社会文化心理,蕴含着造型意识、原始宗教意识、人文思想等深刻内涵。面塑艺人通过精湛技艺,将面团塑造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其色彩搭配、造型设计等体现了独特的艺术审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本次活动邀请了非遗面塑传承人刘廷森作为指导老师。活动现场,刘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面塑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面塑最初是作为祭祀活动的一部分,历经唐、宋等朝代的发展,在近代更是包罗万象。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制作环节,老师向大家展示了面塑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并详细讲解了面塑的制作步骤和技巧,从选料到捏制,再到装饰,每一个环节都让大家惊叹不已。同学们纷纷动手尝试,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经过揉、搓、切、刻等工序,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蛇年生肖作品逐渐在大家手中诞生,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此次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曲阜师范大学“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传承传统文化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用青春的热情和创新的思维,为古老文化赋予新生。相信在未来,他们将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文化传承的新篇章,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作者:田金焰

队伍:“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

指导老师:孙泽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4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淄博社区里的冬日暖阳行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孤寡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时刻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增强社区凝聚力…… 刘晓娇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筑春景,太河校园焕新光

曲阜师范生命科学学院“助村毓秀催花绽,润社涵情引福临”实践队实践队队员国凯翔于2025年2月7号到达太河镇太河中心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此次活动中,队员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奉…… 国凯翔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宣传法制知识,普及法制观念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基层,推动法制社会的建设。曲阜师范大学“助村毓秀催花绽,润社涵情引福临”实践队成员陈宜君走进淄博市淄川区将军头社区开展法制知识普查…… 陈宜君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新年社区送福活动,传递温暖传承文化

临近新年,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春节社区服务,传递温暖关怀”活动开展,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村毓秀催花绽,润社涵情引福临”实践队的队员于2025年1月18日来到山东省龙口…… 孙喜悦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携志愿之手,为农村“解”烟花之缚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传统的年节印象里,烟花盛放是喜庆的象征,是对旧岁的告别与新年的祈愿。然而,时过境迁,在如今的农村,燃放烟花虽延续着习俗的温度,却也衍生…… 李明珠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携手共筑社区情,温暖帮扶每一程

为积极响应“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的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为打造更加文明、和谐、美好的新时代社区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曲阜师范大学“助村毓秀催花绽,润社涵情引福临”实践队…… 刘晓娇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乡土寻根之在北牟村过个传统中国年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太河镇北牟村的春节气氛愈发浓厚。村民们忙碌着为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做准备,热情洋溢的场面吸引了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村毓秀催花绽,润社涵情引福临…… 国凯翔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乡村调研察民情,普法宣讲暖民心

为深入了解乡村法律普及实际情况,倾听村民实际法律困惑,推动乡村普法进展。2月4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村毓秀催花绽,润社涵情引福临”实践队来到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朝城镇三义…… 唐瑞婷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探寻战争岁月饮食密码,传承历史记忆

本学年,我加入了由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共同组建的“星星火种”团队,并对团队主要研究的中国红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2025年1月…

淄博社区里的冬日暖阳行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孤寡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时刻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中南民族大学“织梦成金队”赴织金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探索苗族蜡染 铸牢中

2025年2月13日至15日,中南民族大学“织梦成金”社会实践队来到贵州省织金县,开展以“苗韵蜡语,多彩交融”为主题且为期三天的…

踏古寻新,文脉相传——语说石韵团队赴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馆调研

2025年1月9日至2月20日期间,广西师范大学语说石韵社会实践团队多次前往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馆进行调研,旨在深度挖掘桂林石刻的…

河不忘本,海永念溪-----高校学子回母校演讲

河海大学学子返校宣讲活动圆满结束——传递梦想,助力成长2025年1月23日,为响应河海大学“源泉工程”的号召,弘扬河海精神,…

最新发布

探秘展览馆:一场知识与文化交融的社会实践之旅
[宋兴智][兰州理工大学新能源学院]为丰富阅历、拓宽视野,近期,我们组织了一次以展览馆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与文化的殿堂中畅游,收获颇丰。踏入展览馆,仿佛穿越时空,…
青春飞扬在展览馆
今日,[筑梦祁连——探寻河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怀期待地踏入了民俗文化展览馆,开启了一段丰富多彩的文化探索之旅。此次实践活动旨在深入了解民俗文化,提升团队成员的文化素养与讲解能力,同时向更多…
跃源而归-河海大学回校宣讲活动
河海大学的优秀学长学姐们回到母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了宝贵的高考经验和大学生活分享。活动当天,学长学姐们走进各个班级,受到了学弟学妹们的热烈欢迎。他们首先从河海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返家乡宣讲活动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
陶塑——妙琢泥土成佳韵
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拜访陶塑手艺人,切真地了解了我国的陶塑艺术。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不仅增长了对于陶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
“鸢舞潍坊”—共绘春日新图景
风筝,自古以来便是天空的诗篇,是自由与梦想的使者,寓意着高远的志向与无限的希望。在潍坊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风筝艺术历经千年传承,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一线一骨,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与情感的倾注…
戏曲艺术——沉醉于梨园梦境,寻觅那古老而绚烂的戏曲之魂
2025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走进社区居民家中,切真地了解了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次实践,队员们不仅增长了对于戏曲艺术的…
线上筑梦,情暖“蒲公英” ——“关爱城市的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为外来务工子女点亮知识之
1月22日至1月2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爱城市的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借助腾讯会议,为外来务工子女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这些课程就像一把把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传递着知识的力量…
“美化环境,从我做起”社会实践
化乡村,从我做起”——河南工业大学志愿者助力新丰村村村委会环境卫生整治2025年1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志愿者前往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王勿桥乡新丰村,开展了以“美化乡村,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环境卫生整治…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愈加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