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蛇舞新春 面塑新韵”——一场指尖上的传统新春奇遇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田金焰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营造蛇年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25日来到实践中心探寻非遗面塑,开展实践活动。

在实地探访之前,曲阜师范大学“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已经通过查询资料对非遗面塑有了一定认识。面塑是民间美术重要组成部分,能反映特定时期、区域的社会文化心理,蕴含着造型意识、原始宗教意识、人文思想等深刻内涵。面塑艺人通过精湛技艺,将面团塑造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其色彩搭配、造型设计等体现了独特的艺术审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本次活动邀请了非遗面塑传承人刘廷森作为指导老师。活动现场,刘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面塑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面塑最初是作为祭祀活动的一部分,历经唐、宋等朝代的发展,在近代更是包罗万象。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制作环节,老师向大家展示了面塑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并详细讲解了面塑的制作步骤和技巧,从选料到捏制,再到装饰,每一个环节都让大家惊叹不已。同学们纷纷动手尝试,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经过揉、搓、切、刻等工序,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蛇年生肖作品逐渐在大家手中诞生,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此次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曲阜师范大学“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传承传统文化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用青春的热情和创新的思维,为古老文化赋予新生。相信在未来,他们将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文化传承的新篇章,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作者:田金焰

队伍:“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

指导老师:孙泽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4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三下乡随想

回望过去的十四天,就像是一场梦,一场雨将我们迎来宁乡,另一场雨又将我们送往家乡。回头,是我们十三个人相伴十四天的小院,在这个小院里,连那只叫点点的讨厌的小猫似乎也值得怀恋,…… 谷小君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探秘展览馆:一场知识与文化交融的社会实践之旅
[宋兴智][兰州理工大学新能源学院]为丰富阅历、拓宽视野,近期,我们组织了一次以展览馆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与文化的殿堂中畅游,收获颇丰。踏入展览馆,仿佛穿越时空,…
青春飞扬在展览馆
今日,[筑梦祁连——探寻河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怀期待地踏入了民俗文化展览馆,开启了一段丰富多彩的文化探索之旅。此次实践活动旨在深入了解民俗文化,提升团队成员的文化素养与讲解能力,同时向更多…
跃源而归-河海大学回校宣讲活动
河海大学的优秀学长学姐们回到母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了宝贵的高考经验和大学生活分享。活动当天,学长学姐们走进各个班级,受到了学弟学妹们的热烈欢迎。他们首先从河海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返家乡宣讲活动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
陶塑——妙琢泥土成佳韵
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拜访陶塑手艺人,切真地了解了我国的陶塑艺术。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不仅增长了对于陶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
“鸢舞潍坊”—共绘春日新图景
风筝,自古以来便是天空的诗篇,是自由与梦想的使者,寓意着高远的志向与无限的希望。在潍坊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风筝艺术历经千年传承,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一线一骨,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与情感的倾注…
戏曲艺术——沉醉于梨园梦境,寻觅那古老而绚烂的戏曲之魂
2025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走进社区居民家中,切真地了解了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次实践,队员们不仅增长了对于戏曲艺术的…
线上筑梦,情暖“蒲公英” ——“关爱城市的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为外来务工子女点亮知识之
1月22日至1月2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爱城市的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借助腾讯会议,为外来务工子女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这些课程就像一把把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传递着知识的力量…
“美化环境,从我做起”社会实践
化乡村,从我做起”——河南工业大学志愿者助力新丰村村村委会环境卫生整治2025年1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志愿者前往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王勿桥乡新丰村,开展了以“美化乡村,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环境卫生整治…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愈加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