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剪纸艺术总与玻璃窗相伴。其小小身量,便可作光影变幻,阳光从镂空之处穿透而来,在地面上投出淡淡的红影。今天,在六合里社区的非遗工作室,我们看到了剪纸艺术的另一种可能——它不再囿于玻璃这一方小小天地,局限于静态的表达方式,而是跃然于轻摇的团扇之上,甚至被巧妙地“穿戴”起来,可“静若处子”,亦可“动若脱兔”。
剪刀穿梭在日夜之间,将剪纸艺术与裁缝手艺巧妙结合,制成了一件件样式独特的服装。起初,我只是远远看着社区的阿姨、奶奶们穿着这样别出心裁的服饰,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后来,我也穿上了其中一件,细细端详其上的花纹图案。从领口到下裙,所有的艺术表达都通过剪纸艺术来呈现,堪称从“纸上生花”到“布上生花”的妙思。衣服上的图案多为吉祥的花鸟,一直以来,人们多用红色,吉祥纹路来寄托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如今,人们把它穿在身上,以自信幸福的神态去展现自我,也许正是对千年以来人们寄托在剪纸艺术上的美好愿望的回响。剪纸艺术从来不去追求“曲高和寡”,它总是深深扎根于乡土,承载着一代代人简单但真挚的希望与幸福。
来到剪纸作品的展览,目光所及之处,既有鸿篇巨制,也有以精微取胜者。门外汉的我初时只惊叹于作品的精巧,却无法理解作品中每个元素的深意。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们才明白,牡丹有富贵之意,石榴是多子之喻,剪纸作品中还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元素组合又经过一番巧思,彰显着传承人的丰富想象力与精湛的技艺。随后,老师又为我们系统详细地介绍了剪纸艺术的历史、特点以及当下的创新实践,并针对我们提出的二次元文化与剪纸文化融合的想法,提出建议。
纵使只是一方小小的纸片,经过千百年来历史的叠加,也凝聚了深厚的文化因子。短短数小时之内,我们无法洞悉剪纸艺术的全部奥秘。那或静或动的艺术作品,在漫漫时间长河里演绎着不同时代的故事。历史风沙可以淹没一切,亦可以化作滋养的土壤,让非遗剪纸生生不息。我们的使命,便是要拂去蒙于其上的风尘,让剪纸文化承古萌新,绽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光彩。
文:胡嘉诺
编辑:李佳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6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