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冰雪经济迅速发展,冰雪旅游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融合的重要引擎。2024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需加快构建现代冰雪产业体系。
为响应国家战略,2024年1月,“冰雪实践调研团”团队成员深入哈尔滨、北京、新疆、西安等地,走访游客、居民、从业者等群体,展示青年视角下的冰雪旅游市场需求与产业升级双向赋能的发展新图景。
一、哈尔滨:亚冬会助力,崛起为全能冰雪旅游胜地
作为冰雪旅游的热门城市,哈尔滨以独特的“尔滨”模式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参与到冰雪旅游中。团队成员杜君涵在春节前夕前往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场等景点,与游客、工作人员、商贩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验优化以及文化融合等方面的现状。
严寒难抵冰雪热。访谈过程中,游客纷纷表示“游玩体验感很好”,冰雪与鄂伦春族特色服饰、驯鹿等元素的交融让游客进一步了解到这一古老民族的文化。当被问及对未来冰雪旅游的展望时,游客表示希望哈尔滨能提供更加丰富、更具创新性的活动,也希望能在未来的活动中感受到更多独特的民俗文化、体会到更多温暖的服务,让冰城持续绽放文化温度与人文光彩。
二、北京:冬奥起点,科技融合,迈向国际冰雪旅游标杆
“双奥之城”应如何激活冬奥文化遗产、让游客参与到冰雪活动中?陈卓与朱秋颖在北京的实践回答了这一问题。2025年1月,团队成员走访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首钢滑雪大跳台等冬奥场馆,关注科技与冰雪旅游的融合,探索冰雪旅游资源活化的新思路、新方法。
通过访谈,团队发现游客对智能化服务、沉浸式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冬奥场馆的后奥运利用成为冰雪旅游的新亮点。例如,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冰面质量一流且环保节能,吸引了大量滑冰爱好者。
此外,成员调研中发现,北京还通过“冰雪国潮”活动,将现代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如天坛公园的数字藏品、故宫的VR雪景体验等,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
图5:天坛数字游玩画面1
图6:天坛数字游玩画面2
三、新疆:充分利用冰雪资源,打造冰雪丝路幻境
新疆凭借独特的冰雪资源和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团队成员优力吐孜调研了当地的冰雪旅游项目和文化融合模式。在阿勒泰,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访谈感受到游客对直升机滑雪项目、冰雪旅游专列等创新玩法的喜爱,也感受到本地旅游业从业者的热情与喜悦。
图7:新疆首次开通冰雪专列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新疆通过“冰雪+民俗”模式,推出特色旅拍、冰雪美食等体验项目,游客可以身着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特色民族服饰,在雪山、冰湖前拍照留念,品尝手抓饭、烤羊肉串等特色美食,感受冰雪与民族文化交融所迸发出的独特魅力。
图8:成员体验新疆特色美食
四、陕西:冬韵文化交织,打造“三秦四季”冰雪旅游精品线路
团队成员袁驰誉以游客身份走进西安,体验了“冬韵陕西·雪泉共舞”线路。华山冰雪世界、西安热雪奇迹等冰雪项目,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清宫等历史文化景点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冰雪文化体验。
图9:成员打卡西安景点照片
西安还通过“冬日民俗文化体验营”等活动,让游客参与制作冻梨、柿子饼等传统美食,体验剪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
图10:西安“冬日民俗文化体验营”活动照片1
图11:西安“冬日民俗文化体验营”活动照片2
冰雪旅游不仅是冬季经济的增长点,更是文化传播与融合的重要载体。通过本次调研,“冰雪实践调研团”团队深入了解了冰雪旅游对地方经济与文化的推动作用。未来,团队将继续关注冰雪旅游的发展动态,为我国实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双碳”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6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