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先锋·领航”党建工作调研队于2025年1月启动社会实践,围绕“一融双高”理念的高校党建工作路径探究。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探索高校党建新模式。
实地调研:探寻高校党建实践模式
团队成员来自多个 专业,具备党建研究和社会调研经验。本次调研走访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对高校党组织如何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一融双高”理念如何在党建工作中落地、党建如何助推高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调研队总结各校党建工作的特色做法与经验。
师生对话:共话高校党建新思路
先锋·领航党建工作站组织建设部主席 杜晗毓
“高校党建不仅要‘做得到’,更要‘做得好’。”杜晗毓强调,高校党建工作不仅是理论传播阵地,还在推动内涵式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她认为,党建工作应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推动他们思想成长。她还提到“智慧党建”的重要性,认为信息化、数字化手段能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提升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河北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 张迪老师
张迪老师深入阐述了党建在高校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党建是引领高校发展的核心动力”。他指出,党建工作应与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发挥思想保证和组织保障作用,推动学校的学科发展与科研创新。他还提到,学校通过党员骨干的引领作用,促进了课程思政与学科建设的深度融合,并在校企党建共建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社区学生负责人 李惠老师
“高质量党建能提升我们的思想认识,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和服务。”她表示,“一融双高”为校园社区发展指明了方向。将党建融入日常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像组织活动、解决同学们生活学习问题等,能让社区工作更有凝聚力和方向。通过引导同学们从党建思维出发,可以解决同学间矛盾、改善社区环境,打造更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韩剑锋老师
韩老师强调,思政教学与党建工作应协同发力,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思政教学为学生奠定坚实理论基础,党建工作则提供实践平台与精神引领。韩老师建议,在思政教学中教师可引入时事热点和科研创新案例,引导其思考科技发展与社会责任关系;同时结合思政课程开展实践项目,如社会调研、社区服务等,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培养责任感。他认为,思政教学能够为学生奠定理论基础,而党建工作则提供实践平台和精神引领,二者紧密相连,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步成果与后续计划
团队已完成部分高校的实地走访,收集了大量数据与案例,目前正在整理分析,计划撰写调研报告,形成可推广的党建工作模式。后续将深化数据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并制作实践总结视频,展示调研成果,撰写党建创新案例文章,投稿学术期刊。
总结
本次调研不仅是对高校党建现状的探索,更是对党建引领高校发展的深入思考。调研中,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在事业发展方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学校综合排名稳步上升。尽管如此,部分教师对“一融双高”的深度理解不足,新兴学科领域的党建融合经验仍显不足,探索仍需深入。未来,高校应深化宣传培训,创新工作方法,尤其是为新兴交叉领域定制党建融合方案,加强校际交流,拓展“一融双高”的广度与深度。调研队将持续推进调研,为河北省高校党建工作提供创新思路,为高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6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