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心理健康作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农村老年人,他们在面对身体机能衰退、子女外出务工、社交圈子缩小等多重挑战时,心理健康状况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晚年,更牵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托举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风险调研队毅然踏上了探索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征程,他们带着对社会的担当,力求真实呈现农村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二、实践纪实
(1)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
2025年1月25日,正值春节阖家团圆之际,肖俊豪同学深入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开展调研。团堡镇“地处利川市东部,东与恩施市屯堡乡交界,西与东城街道、元堡乡毗邻,南与恩施市白果乡相连,北与柏杨坝镇接壤”,地理位置独特。这里自然风光秀丽,可“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许多老人只能留守故土。
在调研前,肖俊豪“较为详细地介绍本次实践性质及目的,并提前表明会对谈话内容录音,保证个人资料严格保密,在取得当事人同意后进行采访”。他精心挑选了两户老人家庭,因为春节期间年轻人返乡,能让他更全面地了解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访谈时,肖俊豪用方言与老人交流,把“他们的日常生活、健康状况、家庭关系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问题以方言的形式穿插在聊天当中”,引导老人敞开心扉。肖俊豪一边倾听,一边细致观察老人的居住环境、精神状态和人际交往方式,深入探寻老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体会到了农村老人的孤独与对亲情的渴望,为后续关注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和实践经验。
(2)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巾石乡界溪村
王舒婷同学在祖母的陪伴下开启调研之旅。界溪村“地处吉安、赣州两市交界处,105国道穿境而过”,特殊的地理位置带来了发展机遇,却也因山地地貌限制了发展,“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老人、小孩基本留在家中”。
王舒婷陆续采访了三位老人,其中一位老人因听力退化,采访进行部分后就无法继续,但她没有放弃。完成采访任务后,她和祖母挨家挨户邀请老人填写问卷。“大部分老人不识字,需要我将问卷上的问题一个一个念出”,老人们都很配合,“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关心”。一位老人感慨道:“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多亏了党和国家,就是孩子们不在身边,有点孤单。”通过采访和问卷收集,王舒婷深刻体会到老人生活的艰辛,也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发展成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湖南省茶陵县
1月27日,谭仪涛同学回到家乡湖南省茶陵县开展调研。茶陵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以宗祠文化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保留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成功实施,茶陵县经济发展迅速,不过“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
谭仪涛回乡后,先拜访了退休原村干部张大爷,“向受访人介绍了本项目相关信息并说明了会对采访对话进行录音”。按照访谈提纲,他详细询问张大爷的生活状况、家庭关系和心理状态,访谈结束后,又耐心解释调查问卷问题,鼓励张大爷如实作答并代为填写。在张大爷院门口,他碰到几位打牌回来的大婶,便向她们介绍项目并代填问卷。
赶集日,谭仪涛来到村头棋牌室,向闲聊的大爷大娘介绍实践项目并指导填写问卷。随后前往周奶奶家,“由于周奶奶只会说方言,我在该过程中进行了录音并在整理采访稿的过程中根据原方言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书面化转化”。
此次调研不仅全面了解到农村老年人在文化、健康、社交等多方面面临的心理问题,还为后续探索解决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多元的思考方向。
(4)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北庄村
李戈同学来到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北庄村开展调研。北庄村规模较大,村民以务农为主,“由于离主城区近、城市化进程加快,村庄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村里老年人多依靠子女经济支持,部分仍从事农活或简单体力劳动,村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心理健康服务匮乏。
1月31日和2月1日,李戈访谈了75岁的米奶奶和59岁的姚爷爷。米奶奶因身体不适、行动不便,“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减弱,心理上产生了失落感和孤独感”,她无奈地说:“以前家里的事儿都是我管,现在我身体不行了,儿子儿媳当家,感觉自己像个外人。”姚爷爷虽身体和家庭状况良好,但“也感到时间流逝的快速和社会关系的疏离,尤其是在使用数字产品时感到与时代脱节”,他感慨道:“这智能手机我摆弄了好久,还是不太会用,感觉和年轻人的差距越来越大了。”通过与两位老人的深入交流,李戈全面了解到老年人在身体机能下降、家庭角色转变、社交活动减少以及数字鸿沟等方面面临的心理压力。
(5)黄陂区祁家湾街道
2025年1月23至25日,张莹同学提前与当地村委会干部沟通协调,说明来意后,于1月26日来到黄陂区祁家湾街道开展调研。黄陂区是武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乡村居民众多且分布广泛。
张莹首先在村口通过一对一询问发放近十份问卷,初步了解当地老年人的身心状况。随后在村干部带领下,来到孟婆婆家,说明来意并简单交流后,围绕个人、家庭和社交情况进行详细采访。1月27日,她再次来到祁家湾街道,完成对第二位老人的采访,并在村民带领下继续发放问卷。“由于有些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有的爷爷奶奶使用得不熟练,我在询问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录音”,并在村委会干部帮助下,“将问卷题目,以通俗化的语言表达,并根据他们的回答认真填写问卷”。一位奶奶说:“孩子们都在外面忙工作,很少有时间回来看我,我心里挺想他们的。”张莹认真记录着,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掌握了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实践总结
“暖阳心语,乡村心桥”调研分队的成员们不辞辛劳,奔赴各地乡村,以关怀的视角聚焦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困境。他们走进老人家中,与老人促膝长谈,真切体会到孤独与焦虑对老人心灵的侵蚀,同时也发现了经济压力、数字鸿沟等突出问题。实践表明,有效的关爱行动和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能够为老人的心理健康注入温暖与希望,但这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携手共进,共同完善相关保障体系。
实践队的调研已暂告一段落,但实践队员们的关怀行动永不止步。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守护是一场持续的爱心长跑,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长跑中坚定的助力者。李大钊先生曾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实践队将继续以青春之力,在守护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让温暖的阳光照进每一位老人的心田,让幸福的晚年成为他们生活的底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6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