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7日,山东大学“青轨新象”调研团的成员宋淑轩通过线上访谈的方式,与济南铁路局房建工程师S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访谈旨在了解铁路工程师的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铁路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使命。
S先生毕业于山东交通大学机械与自动化专业,已在济南铁路局担任房建工程师九年。他主要负责车站及行车公寓等房屋的施工维修工作,确保房建设备的安全运行。谈及选择铁路工程师这一职业的初衷,S先生表示,一方面希望为国家铁路事业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则看重工作的稳定性。他认为,铁路工程师的发展前景广阔,铁路在交通系统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不会被其他交通工具轻易替代。
在回顾我国铁路事业的变迁时,S先生感慨良多。他提到,改革开放后,铁路提速显著,从绿皮火车到高铁的转变,不仅缩短了旅行时间,还极大提升了乘客的舒适度。这些变化让他深感自豪,同时也为铁路发展史中的伟大成就产生共鸣。他认为,这些成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铁路职工的默默奉献。然而,对于当前青年铁路工程师的工作态度与铁路情结的存续现状,S先生表示担忧。他认为,与老一辈员工相比,青年工程师的工作态度还需磨练,铁路情结的存续状态也不尽如人意,这主要归因于物质条件的丰富和思想的多元化。
在职业生涯的征途中,S先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诸多挑战与考验。面对紧迫的工程施工任务,他总能灵活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与心态,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应对那些看似艰巨的工期挑战。尽管尚未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轰动性的突破,S先生却深刻认识到,即便是细微的创新举措,如管理流程的优化,也能在实践中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对于铁路工程技术创新的前景,他怀揣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也坦诚地分享了其中的不易——创新之路荆棘密布,难度颇高,特别是在新旧技术交替之际,往往会面临来自多方面的阻力与挑战。然而,这些并未削弱他对创新的执着追求与对铁路事业的热忱奉献。
针对铁路工程师工作任务与形象的转变问题,S先生认为这种转变并不明显,只是分工不同。在交流中,他强调,铁路精神并未衰亡,只是每个时代的内核有所不同。在新时代,铁路工程师应承担创新与奉献的使命,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青年铁路工程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在铁路事业中取得成功。
S先生展望前路,期盼工作量与待遇的优化能为铁路人带来更多尊严与活力。他深信,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铁路精神依旧璀璨夺目,如同不灭的灯塔,照亮着青年工程师们前行的道路,激励他们为铁路事业的辉煌未来不懈奋斗。此次访谈,不仅生动展现了铁路工程师的职业风采,更深刻揭示了铁路精神作为民族瑰宝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升华,其伟大力量鼓舞人心,令人动容。
2025.2.17
作者:岳彩欣 宋淑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7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