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南民族大学学子赴贵州织金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探秘苗族蜡染技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织梦成金队

2025年2月13日至15日,中南民族大学“织梦成金”实践队走进贵州省织金县,开展一场主题为“苗韵蜡语,多彩交融——织金苗族蜡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合与凝聚”的寒假实践活动。该团队通过亲身体验蜡染非遗技艺、走访考察文化传承发展、探寻研究历史印记,深入挖掘苗族蜡染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合路径,为筑牢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体验非遗:蜡痕凝聚匠心,古艺探知共同体脉搏

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2月13日,小队成员来到依文中国手工坊数字化基地,在非遗传承人王秋雨的指导下,按照处理布料、用钢刀蘸取蜡油在麻布上点画、在蓝靛染缸里浸染、沸水溶解蜡质的顺序体验蜡染,步骤繁琐,极尽精力和耐心。

队员们不禁有感而发:“苗族蜡染艺术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以布为纸,以蜡为媒,以蓝为墨,书写了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描绘了民族历史,承载了民族文化,展现了民族审美。其对自然色彩的提取和运用以及传承千年的制作工艺,表达了苗族人民几千年来对生命的热爱和万物本质的朴素思考。同时其丰富多彩的纹样寓意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从蓝靛古艺和蜡影花韵中窥见了远古时期华夏儿女同根同源的血脉,指尖流淌的是亘古不变的亲缘的印记,体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的精神内核。”

图为小队队员在传承人指导下专心绘制蜡染图案

图为团队创作的融合现代元素的蜡染作品

对话传承:政府赋能非遗,靛蓝印染乡村振兴之路

2月14日,队员们走进依文手工坊发现蜡染技艺正成为激活织金乡村振兴的文化密码。据负责人王秋雨介绍,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非遗产业的发展,包括苗族蜡染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对非遗产业相关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同时为了实现蜡染技艺的与时俱进,传承人们将传统蜡染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既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蜡染作品。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设计多样化的蜡染产品,如服饰、家居用品、文创产品等,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又为了蜡染的持续性发展,传承人整合各地苗族蜡染技艺资源,建立非遗数据库,方便研究者、从业者获取相关信息。打造非遗技艺共享平台,促进不同地区的非遗产业交流合作。推动非遗产业与旅游、文创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图为队员采访手工坊负责人

图为多民族绣娘协作创作的作品

照古通今:文化交融孕育共同体意识

2月15日 ,队员们探访晚清名臣丁宝桢的纪念馆——丁宝桢陈列馆,为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济世情怀震撼。丁宝桢致力于促进西南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如借鉴苗族传统生态智慧治理黄河水患、利用“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汉族民本思想管辖地方,百姓安居乐业。其宣传的蜡染技艺也推动民族团结:苗族蜡染中的漩涡纹是象征吉祥和团结的传统纹样,“石榴籽”象征团结,蝴蝶纹样是祖先崇拜的依托,象征吉祥与美满,寓意着对和美家庭的追求,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观念相契合。

图为丁宝桢陈列馆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蜡染手工坊负责人的合照

青春使命:以非遗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华章

一把蜡刀,画天地生灵星辰山川;一抹靛蓝,染出民族的生活传说。透过或明亮或深沉的色彩,跟随或细腻或简约的笔触,我们得以探知来自贵州苗族跳动的文化脉搏。通过三天的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蜡染非遗技艺触摸到苗族绵延千年的文化魅力和生生不息的民族联结,透过丝线经纬,指尖生花的不仅是苗韵千年,更是华夏儿女的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筑牢。这次的调研活动让队员们深刻意识到非遗的全民族的文化瑰宝,对凝聚民族内部力量和维持民族团结有重大意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保护和传承的义务,同时新生代的我们更要肩负时代责任,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7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风筝——牵系传统的云端精灵

2025年2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怀着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心,进行了一次有趣且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探寻风筝的魅力。风筝,又称风琴、纸…… 薪火相传,文明不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爆竹——追溯历史脉络,传统传承新程

2025年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通过走进社区,指导孩童们正确并安全地燃放爆竹。通过此次实践,孩童们对于爆竹的燃放有了更加…… 高子涵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光影跃千年,薪火照文明

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传统文化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其中,皮影戏作为…

风筝——牵系传统的云端精灵

2025年2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怀着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心,进行了一次有趣且有…

英歌舞——跨越时空的传统韵律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歌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的目光。然而随着时…

贴春联迎新春,弘扬传统文化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希望与新生。而在春节的庆祝活动中,贴春联无疑是其中最具特色与意义的…

爆竹——追溯历史脉络,传统传承新程

2025年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通过走进社区,指导孩童们正确并…

最新发布

“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寒假保护海洋珍惜水资源活动
“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寒假保护海洋珍惜水资源活动2024年12月28日在寒假期间,塔里木大学“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团队的成员积极投身于保护海洋、珍惜水资源的公益活动中,为守护家乡的碧海蓝天贡献…
“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寒假社区反诈宣传活动
2025年1月5日在寒假期间,塔里木大学“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团队的成员我积极参与了一系列社区反诈宣传活动,为家乡的居民们送去了温暖与关怀。随着社会的发展,电信诈骗案件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瓷语墨香行旅:探寻千年瓷都的文化密码
景德镇,一座因瓷而生、因瓷而兴的城市,承载着中华文明最璀璨的陶瓷文化记忆。2023年盛夏,“瓷语墨香行旅”实践团踏上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探寻千年瓷都文化密码的深度实践。这支由青年学子组成…
“情系徐中 河海梦之翼”——河海大学大学生寒假返校宣讲活动实践
2025年1月20日,几名来自河海大学的大学生们返回了自己的母校——徐州市第一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不仅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大学的有趣生活,同时也为迷惑于选择未来专业的他们提供了一些建议。…
物电院开展“传递文化薪火,点燃爱国情怀”志愿活动
为提升小朋友们的阅读兴趣,10月20日下午,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于岳麓区文化馆开展“小麓读书会”活动。读书会开始前,志愿者们热情陪伴小朋友们,并引导小朋友们入座,为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
守护“齿”间健康——山东大学“齿间化彩”宣讲队举办儿童口腔健康宣讲活动
2025年2月15日下午,由山东大学“齿间化彩”宣讲队组织的口腔健康知识宣讲活动在山东青岛黄岛区淮河路社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增强青少年对口腔健康的重视,提升他们的口腔保健意识,吸引了众多小朋友踊跃…
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领悟改革与现代化建设新战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如同一座灯塔,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总结过…
青春暖夕阳,智慧助养老:宁波财经学院“银”领者实践团走进新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为积极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深入了解智慧养老模式发展现状,1月3日,宁波财经学院“银”领者寒假社会实践团走进宁波市鄞州区新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以“青春暖夕阳,智慧助养老”…
宁波财经学院“银”领者寒假社会实践团走进新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青春暖夕阳,共绘幸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宁波财经学院“银”领者寒假社会实践团于近日走进宁波市鄞州区新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为期一天的参观服务活动。此次活动以“青春暖夕阳…
志愿服务——物电院开展“遨游星海,细数宇宙”志愿活动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学院(以下简称物电院)于12月1日在岳麓区图书馆主办开展天文小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与各个兄弟学院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本次活动由湖南师范大学物电院与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