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为红色传承挺膺担当 | 山东农大实践队的“穗赣”红色之行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作者:温智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积极响应山东农业大学 2025 年寒假社会实践号召,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 “穗赣红脉・溯源启新” 实践队踏上征程,奔赴江西省赣州市与广东省广州市,开展 “争做红色基因传承者” 主题实践活动,用青春力量传承红色文化。实践队通过参与农事体验、参观红色场馆、开展问卷调查、走进校园宣讲以及投身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深入挖掘两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在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勇担使命,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温智超)

“苏区摇篮”宁都:探寻红色与乡村的深厚羁绊

2025年1月中旬,怀揣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实践队率先抵达有着“苏区摇篮”美誉的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在这里,队员们深入体验农业生产,参与到田间劳作中。一锄头一镰刀,队员们亲身感受当年红军帮助农民耕种土地时,那深厚的军民鱼水情。每一滴挥洒在土地上的汗水,都仿佛带着历史的温度,诉说着那段军民携手、共克时艰的感人故事。

队员们走进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踏入馆内,仿佛瞬间穿越到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文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反围剿战争的艰难与壮烈。先辈们英勇无畏的战斗身影在队员们眼前浮现,他们为了革命胜利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一个人。

“英雄城”广州:多维度传承红色基因

2025年1月末至2月,实践队南下广州,这座有着“一群广东人,半部近代史”之称的城市,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为深入了解当地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队员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关于调查红色文化了解情况》问卷,共回收537份有效答卷。

调查结果显示,62.3%的青少年认为红色教育形式单一,存在历史厚重感与年轻表达脱节的问题;而参与红色志愿服务的学生中,78%文化认同显著提升。

基于此,实践队开启了多维度的红色文化传承行动。 队员们穿梭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探寻当地红色资源。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内,仿佛能听见当年激昂的讲课声,先辈们在这里播撒革命火种。队员们认真参观每一个展厅,看着当年学员们使用过的桌椅、笔记,想象着他们在这里学习革命理论、探讨救国之路的场景。

广州团一大纪念广场上,队员们驻足凝望,感受着共青团成立初期的热血与激情。广场上的雕塑和纪念建筑,生动地展现了共青团员们为了革命事业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队员们在这里重温入团誓词,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中,珍贵的历史资料再现了党的重要决策时刻。队员们通过观看展览、聆听讲解,深入了解了中共三大召开的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

中山纪念堂庄严肃穆,寄托着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深切缅怀。队员们在纪念堂内参观,了解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孙中山先生的 “三民主义” 思想影响深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内,一段段历史故事诉说着革命先驱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做的不懈努力。在这里,队员们看到了孙中山先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书信和文物,感受到他为了革命事业四处奔波、不屈不挠的精神。

实践队深入挖掘参观红色场馆时汲取的丰富知识,精心整理成内容详实、形式多样的宣讲材料。随后,队员们走进校园,以饱满的热情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力求将红色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学生。队员们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故事,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的血脉。在宣讲过程中,队员们与学生们积极互动,让同学们深刻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让民族精神在校园里薪火相传。

队员们还积极投身于红色教育场馆的志愿服务工作。踏入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便能看到队员们忙碌的身影。面对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游客,队员们都耐心地为其讲解红色知识。身着鲜亮志愿者服装的他们,在庄严肃穆的场馆里格外引人注目,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让红色文化从展板和文物中“活”起来,传递到每一位游客心中,让红色文化的力量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实践成果与展望:让红色之光闪耀新时代

“穗赣红脉·溯源启新”实践队从山东农业大学出发,一路向南。通过这次实践调研,实践队对宁都和广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队员们深知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重大,决定将调研所获素材精心制作成视频,借助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希望通过此举,让更多人看到宁都、广州在新时代的蓬勃发展,领略红色文化跨越时空的魅力,为两座城市在新时代携手奋进贡献青春力量,让革命先辈的精神绽放更绚烂的光彩。

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像“穗赣红脉·溯源启新”实践队这样的青年力量,投身到红色文化传承的事业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供图|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穗赣红脉·溯源启新”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9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科普行,电气学子点亮科学之光

青春科普行,电气学子点亮科学之光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而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是推动科技进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寒假期间,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 大帅大帅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河海大学石阡县第三高级中学源泉实践团队返校宣传
寒假归途,情系母校。在冬日的暖阳下,寒假悄然而至。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石阡县第三高级中学源泉实践团队”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责任感,踏上了返回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高中母校的旅程。他们此行是为了开展一场…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阖家团圆,紫气东来
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王宽在新年到来之际拍摄全家福,记录家庭美好时光。此次团圆合照活动为家人留下了珍贵的回忆,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也让忙碌的现代生活有了更…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护海洋,净天地
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王宽宣传保护海洋,为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保护海洋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共同守护这片蓝色的家园,让海洋永远清澈浩瀚。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话说蛇年祝福
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王宽在家乡宣传普通话,用自己的方式比较了地方话和普通话的特点。这次活动旨在体现普通话的广泛性标准性。家乡话祝福,是对家乡文化的传承和认同。通过用方言祝…
走进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感受长江大保护的武汉智慧
一、调研背景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流域4亿人口的生存发展与生态安全。2016年“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提出以来,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武汉作为长江中游核心城…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拍摄全家福
近日,《“凌烟渺渺甘泉霖霖”》七彩实践团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拍摄全家福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镜头,记录下每个家庭的幸福时刻,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同时也促进社区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活动现…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推广普通话,传递你我他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促进交流、推动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瑰宝,也承载着人们的乡愁和独特的情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王俊辰为了宣传好普通话开启了这次活…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热情待客,民风淳朴
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王宽宣传自己的家乡河南商丘。走进这里,你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商丘的自然景观优美…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家乡美景
正处于寒假期间,学生们都返回了家乡,“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王俊辰决定在此次寒假时间组织一次拍摄家乡美景的活动,拍摄了家乡的美景,让更多人看到家乡美景。西安古城墙是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它犹…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爱水护水惜水,共筑美好家园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爱水护水惜水,共筑美好家园“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组织了一场节约水资源的宣传活动,每个成员都返回自己的家乡,在自己的小区里,乡村里宣传节约水资源活动。寒假期间,“凌烟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