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桂林石刻诗歌文化的研学价值与传播潜力,广西师范大学“易碑易韵工作室”团队正式启动寒假社会实践项目《全民全域研学背景下桂林石刻诗歌文化的传播路径探究》。该项目以桂林石刻文化为核心,通过实地调研、研学课程开发及线上线下融合宣传,致力于探索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传播的新模式。
项目背景:文化传承与研学融合
桂林石刻历史悠久,现存2000余件石刻作品,涵盖唐宋至明清的诗词、题记等,被誉为“岭南石刻艺术的瑰宝”。近年来,随着全民全域研学的兴起,桂林石刻文化的传播与保护面临新机遇与挑战。项目团队负责人谷奥琪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整合本地资源,打造沉浸式研学体验,让石刻文化‘活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特色亮点:线上线下联动,文化体验升级
项目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创新活动:
1. “云游石刻”线上课程:依托易班平台与微信公众号,推出微课视频、互动问答等内容,系统讲解石刻的历史背景与艺术价值。
2. 研学实践进校园:联合桂林中小学及高校,开展石刻拓印体验、文化讲座等活动。讲解员在采访中提到:“我们走进校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感受石刻魅力,比如龙隐岩的密集石刻群,总能引发学生惊叹。”
3. 文旅融合推广:设计文创产品(如石刻书签、明信片),并在景区、社区举办文化沙龙,吸引市民与游客参与。
实地调研:倾听多元声音
团队在桂海碑林博物馆等地进行深度访谈,发现游客对石刻文化的认知存在差异。67岁的外地游客表示:“石刻背后的历史故事令人震撼,但部分展品缺乏详细说明,希望加强讲解服务。”保安人员则提到:“近年游客以文化爱好者为主,不少单位组织党员参观‘五瘴说’廉政碑,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廉洁精神。”
预期成果:赋能文化传承与文旅发展
项目计划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目标:
扩大传播覆盖面:线上平台预计发布20篇推文、10期微课,覆盖超5万人次;线下活动将深入10所学校和5个社区。
推动教育实践:开发“石刻诗歌鉴赏”“拓印技艺体验”等研学课程,填补书本与实践的空白。
助力文旅产业:总结石刻文化传播的现存问题,为桂林文旅部门提供优化建议,并通过文创产品提升文化附加值。
未来展望:持续探索文化传播新路径
指导老师杨楠表示:“我们希望将‘易碑易韵’打造成可持续的文化品牌,未来计划与更多博物馆、文旅机构合作,推动桂林石刻文化走向全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9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