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西师范大学团队启动“易碑易韵”项目 探索桂林石刻诗歌文化传播新路径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杨睿

为深入挖掘桂林石刻诗歌文化的研学价值与传播潜力,广西师范大学“易碑易韵工作室”团队正式启动寒假社会实践项目《全民全域研学背景下桂林石刻诗歌文化的传播路径探究》。该项目以桂林石刻文化为核心,通过实地调研、研学课程开发及线上线下融合宣传,致力于探索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传播的新模式。

项目背景:文化传承与研学融合

桂林石刻历史悠久,现存2000余件石刻作品,涵盖唐宋至明清的诗词、题记等,被誉为“岭南石刻艺术的瑰宝”。近年来,随着全民全域研学的兴起,桂林石刻文化的传播与保护面临新机遇与挑战。项目团队负责人谷奥琪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整合本地资源,打造沉浸式研学体验,让石刻文化‘活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特色亮点:线上线下联动,文化体验升级

项目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创新活动:

1. “云游石刻”线上课程:依托易班平台与微信公众号,推出微课视频、互动问答等内容,系统讲解石刻的历史背景与艺术价值。

2. 研学实践进校园:联合桂林中小学及高校,开展石刻拓印体验、文化讲座等活动。讲解员在采访中提到:“我们走进校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感受石刻魅力,比如龙隐岩的密集石刻群,总能引发学生惊叹。”

3. 文旅融合推广:设计文创产品(如石刻书签、明信片),并在景区、社区举办文化沙龙,吸引市民与游客参与。

实地调研:倾听多元声音

团队在桂海碑林博物馆等地进行深度访谈,发现游客对石刻文化的认知存在差异。67岁的外地游客表示:“石刻背后的历史故事令人震撼,但部分展品缺乏详细说明,希望加强讲解服务。”保安人员则提到:“近年游客以文化爱好者为主,不少单位组织党员参观‘五瘴说’廉政碑,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廉洁精神。”

预期成果:赋能文化传承与文旅发展

项目计划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目标:

扩大传播覆盖面:线上平台预计发布20篇推文、10期微课,覆盖超5万人次;线下活动将深入10所学校和5个社区。

推动教育实践:开发“石刻诗歌鉴赏”“拓印技艺体验”等研学课程,填补书本与实践的空白。

助力文旅产业:总结石刻文化传播的现存问题,为桂林文旅部门提供优化建议,并通过文创产品提升文化附加值。

未来展望:持续探索文化传播新路径

指导老师杨楠表示:“我们希望将‘易碑易韵’打造成可持续的文化品牌,未来计划与更多博物馆、文旅机构合作,推动桂林石刻文化走向全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9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天佑关注 | 狮舞祥瑞 智趣同行—— 传统文化盛宴点亮校园周末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3月30日周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新能源学院凌云醒狮社、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大学生周末文化广场第二期,“狮舞祥瑞·智趣同行”醒狮主题活动热……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 | 兰州交通大学2025年雷锋月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喜报!我校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年度“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下发《关于印发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我校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该年度“西部计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雷锋精神 代代传承 | 兰州交通大学“3 · 5“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此次学雷锋系列志愿活动,是对雷锋精神的生动践行,成功为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志愿者们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我们坚信,通过不断努力,雷锋精神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数理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

姓名:范鹏艳班级:信计2401班实践地点: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县团委实践感悟: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这次春运志愿活动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收获了感动、成长与责任,也让我对社会、……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志以星火,原暖冬日——外国语学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姓名:汪雯班级:英语2301班地点:甘州区东街街道实践感悟:参与这次返家乡实践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通过深入社区,我亲身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与变迁,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复……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殷殷桑梓情 青春返乡行——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寒假返家

姓名:王雷班级:建电2301班实践感悟:2025年,我作为返家乡的大学生,在稷山县科协参与了意义非凡的志愿活动。实践中,我参与了科普宣传资料的整理与制作,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心得感悟(二)

姓名:王瑜陶学校:兰州交通大学实践单位:张家川县科技馆实践感悟:在科技馆担任志愿者的这一个月忙碌又充实。为参观者讲解知识、协助科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看到孩子们好奇兴奋的眼神……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艺心相伴,情暖暮年

艺心相伴,情暖暮年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秀传统美德,工学院“情暖人心,爱满人间”实践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

童心向阳沐春风——公管院开展社区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3月22日和3月29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二…

青春伴夕阳,共谱爱乐章

关爱老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成员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了传递温暖与关爱,展现青年担当,增强同学们的奉献意识…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开展“书香润心,爱心远航“书籍捐赠志愿活动

(通讯员文思宇尹慧敏李嘉惠)3月2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达美楼104教室开展以“书香润心,爱…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系列宣讲—老少共话红色传承,赓续时代精神血脉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

最新发布

大田刘村:板龙共绘共富图景
12月22日,是每30年一次的重大日子——临海大田刘氏圆谱庆典。与此同时,几十位村民扛着几十段龙身的板龙穿村绕庄,龙灯飞舞,气势恢宏。这条传承百来年的省级非遗板龙,不仅是祈福的民俗符号,更见证着一个村…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聆听当地新旧教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团队成员前往富川县高级中学,对王桂芳、薛海英、刘丽芳三位老师进行线上线下相结…
红色血脉永赓续丨听九旬老兵林全先讲述战火中的忠诚
2025年1月21日,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薪火相承实践团一行人走进抗战老兵林全先同志的家中,聆听革命故事,感悟英雄精神.【烽火淬炼铁骨铮铮】1946年,17岁的林全先告别齐鲁大地,踏上解放战争的征途。在开封战役…
科技赋能水纯净,戮力同争“绿”先锋
科技赋能水纯净,戮力同争“绿”先锋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与山东大学的支持下,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碧水先锋”调研团利用地理区位优势,于2025年1月25日、2月10日与2月14日在山东省境内先后分别走访康润嘉环…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假“返家乡”社会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刻认识到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切实提升这两方面的素质。通过志愿服务,我能够直…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西桂平市第三中学,为高三学子带来桂林理工大学的风采和魅力。实践团成员精心准备…
我校学子再创佳绩
近日,我院代表的队伍在参加了2024年(第十八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文旅与会展创新创业实践竞赛成功举办,该赛事已被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是国内商科教育领域文旅与会展方向唯一的国…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产深度融合的调研实…
银龄守望:安徽财经大学星落荧河队探访社区养老新模式,共筑温情夕阳红
图1团队成员在绿地花都社区与导师、相关负责人合影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社区居家养老逐渐成为国家政策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智慧养老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
青春传承非遗,文化点亮未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拾遗谱新实践队非遗学习之旅
青春传承非遗,文化点亮未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拾遗谱新实践队非遗学习之旅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寒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拾遗谱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