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号召并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2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前程似“锦”服务队走进聊城市高唐县锦鲤小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探寻当地特色锦鲤养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密码。
活动当日,团队成员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锦鲤文化馆。期间讲解员以锦鲤的起源、品种演变及文化融合过程为核心,借助馆内影像资料更为直观地展现了锦鲤文化。为了更好的推动锦鲤文化产业的发展,服务队成员们还与养殖户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养殖故事。
随后,在负责人的引领下,服务队成员前往锦鲤养殖大棚实地探访,深入养殖现场,近距离观察了锦鲤的生长环境,详细了解了锦鲤的养殖流程与产业的整体结构。高唐锦鲤养殖基地有着标准化的循环水系统、基因优选的育苗池、分级培育的车间等现代化设施。产业园技术总监说道:“我们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8个村发展锦鲤养殖,去年户均增收超3万元。”目前,高塘镇已形成从种苗繁育、生态养殖到电商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突破2亿元。
从校园课堂到田间地头,这场社会实践成为联通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产业需求的纽带。“锦鲤+”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鲁西大地徐徐展开。作为面向新时代新征程的青年学子,我们将把高塘锦鲤产业作为学习案例,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大地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队、突击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写稿人:张冰 王佳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50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