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古韵新声:广西师大团队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蝶变重生”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李彩钦 陈梓怡 卢

2025年2月26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奔赴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度聚焦桂平杖头木偶戏,全力探寻“非遗文化面临困境,如何实现活态传承”的答案,力求在传承与发展的迷局中找到曙光。

一、展示区内:回溯木偶戏昔日风华

团队成员首先来到非遗展示所,仿若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民俗文化之旅。展陈的杖头木偶个个巧夺天工,武将英姿飒爽、目光如炬,旦角温婉柔美、仪态万方,从选材的精良到雕刻的入微,再到上色的精致,无一不凝聚着民间艺人毕生的心血,它们是桂平地域文化的鲜活“代言人”。

回溯过往,桂平杖头木偶戏曾是这片土地上最耀眼的文化标识。桂平杖头木偶戏“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它由民间木偶艺人即兴表演:没有现成的剧本,使用桂平土白话演唱,使用本地的木头制作木偶,穿戴的是桂平土布服饰,使用本地惯用的锣鼓,使用桂平原始打击乐。主要反映桂平一带各民族人民以劳动、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为内容的传统戏剧每逢佳节盛会、集市庆典,戏台一搭,便是一场全民狂欢。艺人指尖轻捻丝线,木偶仿若被注入灵魂,在台上嬉笑怒骂、唱念做打,配合着地道的土白话唱腔,将古今传奇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人头攒动,喝彩声、鼓掌声交织一片,成为连接几代桂平人情感的坚固桥梁。

二、直面困境:非遗传承“荆棘”丛生

但在现代社会的浪潮席卷下,桂平杖头木偶戏陷入传承泥沼。多链兴“偶”团队经多番走访、调研,梳理出一道道棘手难题。

语言“藩篱”成为首要阻碍,传统土白话表演,让外地游客与年轻一代望而却步,剧情理解困难,观众圈层固化、老龄化,新生力量难以汇入。其次是人才培养“青黄不接”,学习木偶戏需耗费漫长岁月精研技艺,可演出回报微薄,难以维持生活,年轻人纷纷转行,现有的传承人大多已届暮年,高难度绝技濒临失传,传承梯队摇摇欲坠。再者,现代娱乐产业“异军突起”,电影、综艺、电子游戏等海量娱乐产品抢占大众闲暇时光,木偶戏的演出“阵地”不断被蚕食,场次锐减。同时,传统手工制作木偶成本高、周期长,资金匮乏令不少珍贵木偶“伤病缠身”,道具的破旧不堪直接影响演出效果。

三、破局之举:携手共绘传承新篇

面对困境,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联合展示区管理部门、木偶戏传承艺人等各方力量,全力探寻活态传承新路径。首先在剧目与表演层面大胆革新,保留精湛技艺内核,融入时代热点话题,新编如“乡村振兴新事”等剧目,同时尝试普通话与土白话结合的“双语”表演模式,打破语言障碍,让故事更“接地气”,贴近当代观众。其次,宣传推广紧跟互联网潮流,利用短视频全矩阵出击,直播木偶戏的高光时刻、发布制作幕后的“工匠故事”,邀请知名博主、网红体验木偶戏创作,借助“粉丝力量”出圈传播。再者,通过人才培养扎根校园土壤,与各级院校共建非遗传承基地,开设特色课程、社团,邀请传承人进校“传帮带”,设立专项奖励基金,为有潜力的学员创造登台机会,为传承注入青春活力。文旅融合深度破题,结合桂平的自然美景、人文古迹,打造“木偶戏+旅游”深度体验线路,游客既能畅游山水,又能亲手操控木偶、学唱几句经典唱腔,感受非遗的温度;开发系列木偶文创,如趣味人偶、精美书签等,让桂平杖头木偶戏融入日常生活消费场景。

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此次调研,于非遗展示所深挖问题根源、广纳各方良策,为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注入强劲动力。后续,我们还将持续发力跟进,协同各方力量,形成非遗守护合力。定期回访调研成果落实,优化传承方案,让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舞台上华丽转身,续写桂平文化的璀璨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51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湖南农业大学筑梦星火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遵义会议精神照亮成长之路”主

为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2025年2月14日,湖南农业大学筑梦星火青年志愿服务团在湖南农业大学十教北202开展“…

团旗飘扬映青春 薪火相传迎五四——洛阳师范学院龙门书院1号学生社区2314团

为迎接五四青年节,传承共青团精神,2025年4月22日,洛阳师范学院龙门书院1号学生社区2314团支部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校园团旗传…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5年春季运动会表彰大会暨运动会总结会议圆满结

4月23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召开2025年春季运动会表彰大会暨运动会总结会议。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全体专…

“国家安全,青春挺膺”——法学2303团支部4月主题团日活动开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青年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法学2303团支部于2025年4月23日在敏行工作室开展了“国家安全,青…

园艺学院召开四月学风建设暨宿舍文明建设推进会

4月18日,园艺学院召开四月学风建设暨宿舍文明建设推进会。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喻诚,学工办主任杨一鸣,团委书记兼学…

最新发布

循古茶韵寻踪迹,探“夏秋余香”真谛
磐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然而,长期以来,磐安的茶叶产业主要以春茶为主,夏秋茶的开发和利用相对不足。这不仅限制了茶园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影响了茶农的收入和…
循玉山茶种足迹,创“夏秋余韵”真理
磐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然而,长期以来,磐安的茶叶产业主要以春茶为主,夏秋茶的开发和利用相对不足。这不仅限制了茶园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影响了茶农的收入和…
守护微笑,从“齿”开始——星辰启航支教队赴东营口腔健康宣讲
2025年1月26号下午,天空中飘着雪花,起初只是稀稀疏疏的几点,转瞬之间,便化作密密麻麻的雪幕。可东营的孩子们丝毫未被这不断变大的雪所阻挡,背着书包奔赴知识的殿堂。课程开始前,我笑着对孩子们说了一个…
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偶” 团队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推动活态传承长效发展
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聚焦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道。踏入展示所,团队开启了一场民俗文化之旅。展陈的杖头木偶制作精…
走进 “木偶戏之乡”:广西师大学子解码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密码
桂平杖头木偶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但其仍然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带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究非遗传承路径、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实现“活态传承”的目的,广西…
山东大学文学院“劳育新光”实践团圆满完成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为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劳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山东大学文学院“劳育新光”实践团于寒假赴云南省蒙自市、陕西省西安市、山东省枣庄市、山东省泰安市、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淄博市、山东…
“次元破壁”调研团寒假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近日,“次元破壁”调研团寒假社会实践进入汇总收尾阶段,各项工作基本顺利完成。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旨在探索二次元文化与非遗文化联动的可能性。为此,团队采用“双线”调研模式,走访山东、浙江、安徽等地,…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漫游海阳市博物馆,感受黄海之阳文化
黄海之阳,故名海阳。近日,实践队员们踏入了海阳市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旨在了解海滨文化,体验非遗传统。该博物馆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文山街11号,以其独特的展览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特稿 | 红色档案:守护国家记忆的学术对话
访谈背景档案学,这门研究社会记忆固化与传承的学科,始终肩负着守护文明根脉的使命。在国家安全视域下,红色档案作为记录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特殊载体,既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战略资源,更是建构民族集体…
电气学子返家乡:探访智能制造一线,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电气学子返家乡:探访智能制造一线,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2025年2月1日,来自电气学院实践队员赴马钢集团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以“智能制造与工业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