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法”护古迹守文明:武大学子赴19省50市寒期实践总结

来源:武汉大学法学院 作者:符永佳 李佳怡 张雅丽

一、引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这些珍贵的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2024年11月8日新《文物保护法》颁布,文物保护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深入探索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新路径,2025年寒假期间,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成立了临时团支部,由符永佳担任临时团支部书记,夏以涵担任组织委员,黄婧怡担任宣传委员。在此基础上,实践队成员赴全国19省50市156处单位开展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守护这些历史的瑰宝,为文物保护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二、实践纪实

司法护航,守护历史遗迹

实践队深入多地法院,学习了解各地法院在文物保护中的职能,剖析实践难题,探寻司法保护的有效路径。1月20日,实践队员杜立沛来到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刘法官进行沟通交流。在访谈过程中,杜立沛了解到,文物保护实务工作中,襄阳市中院与检察院、文旅局(文物局)等部门在案件线索移送、案件信息共享、专项保护行动及联合普法宣传等领域已有一定协作,后续将进一步完善沟通机制,强化信息共享平台,明确职责分工,共同守护文物安全。

2025年1月23日,实践队员姜雨辛与鹤岗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徐法官进行线上访谈。在访谈过程中,徐法官强调了文物保护工作本身复杂的特性,指出司法机关与其他部门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各部门紧密配合,才能凝聚力量,推动文物保护事业发展。通过与各地法院交流,实践队认识到法院在文物保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审理相关案件、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等,收获颇丰。

法律监督,筑牢文物保护防线

实践队与多地检察院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方面的工作成果、面临挑战及创新举措。2025年1月10日,队员们来到黄石市人民检察院和大冶市人民检察院,据检察官介绍,当前案件线索主要源于“一心为公”志愿举报平台,检察机关在接到群众反馈后进行实地核查,并推动问题最终解决。此外,实践队员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目前,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在立案标准、调查取证等方面基本有法可依,常见案由则集中在文物被破坏、占用或需修缮等情形。

1月13日,队员们则来到山东省青州市,青州市人民检察院介绍了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工作中的成效,包括发送检察建议书和整改通知书、承办案件及与其他机关进行合作等。队员们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新《文物保护法》实施前,检察院仅依据笼统法律条文提起公益诉讼,存在适用性差和规定模糊问题;新法则使文物公益诉讼有了更明确的依据,更有利于司法保护。

实地勘察,洞察保护现状与困境

实践队成员奔赴全国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涵盖革命圣地、历史建筑、烈士陵园等多种类型,深入了解文物保护的实际情况。2025年1月9日,实践队员夏以涵、李懿菲、李彦卿、易子非前往武汉二七纪念馆、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和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开展调研,体悟文物保护意义

实践队员陈子玉则走进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感受殷商文化辉煌,与工作人员共同探讨殷墟遗址在周边环境变迁、地下文物挖掘等方面面临的难题,以及法律在其中的作用。

三、线上成果

(一)美工组

美工组队员围绕文物保护主题,精心创作了一系列美工成果。其中,平面美工组同学设计制作了《文物保护法》宣传三折页1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普法宣传海报1份,以及2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志愿服务宣传海报;视频美工组同学则专注于文物保护法律知识科普与实践纪实,制作了2部高质量的视频作品。

(二)技术组

问卷组同学以实践队此前线上收集的1602份问卷为基础,运用SPSS等专业软件工具,对问卷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深入挖掘不同因子间的潜在关联,并撰写了一份详尽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报告;网页组同学则运用多种前沿技术,前端采用Vue.js和ElementPlus框架,打造出简洁且响应式的页面设计;后端则依托Node.js和mysql2库,构建了稳定高效的API服务,确保数据处理的高效性与安全性。通过前后端的协同配合,网页组成功实现了团队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与资源共享。

四、实践总结

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从不同维度深入了解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状况。未来,“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将持续关注文物保护工作,积极探索创新路径,推动多方协同合作,完善司法保护机制,提升公众保护意识,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贡献力量,让珍贵的历史遗迹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52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天佑关注 | 狮舞祥瑞 智趣同行—— 传统文化盛宴点亮校园周末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3月30日周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新能源学院凌云醒狮社、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大学生周末文化广场第二期,“狮舞祥瑞·智趣同行”醒狮主题活动热……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 | 兰州交通大学2025年雷锋月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喜报!我校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年度“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下发《关于印发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我校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该年度“西部计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雷锋精神 代代传承 | 兰州交通大学“3 · 5“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此次学雷锋系列志愿活动,是对雷锋精神的生动践行,成功为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志愿者们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我们坚信,通过不断努力,雷锋精神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数理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

姓名:范鹏艳班级:信计2401班实践地点: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县团委实践感悟: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这次春运志愿活动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收获了感动、成长与责任,也让我对社会、……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志以星火,原暖冬日——外国语学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姓名:汪雯班级:英语2301班地点:甘州区东街街道实践感悟:参与这次返家乡实践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通过深入社区,我亲身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与变迁,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复……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殷殷桑梓情 青春返乡行——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寒假返家

姓名:王雷班级:建电2301班实践感悟:2025年,我作为返家乡的大学生,在稷山县科协参与了意义非凡的志愿活动。实践中,我参与了科普宣传资料的整理与制作,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心得感悟(二)

姓名:王瑜陶学校:兰州交通大学实践单位:张家川县科技馆实践感悟:在科技馆担任志愿者的这一个月忙碌又充实。为参观者讲解知识、协助科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看到孩子们好奇兴奋的眼神……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艺心相伴,情暖暮年

艺心相伴,情暖暮年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秀传统美德,工学院“情暖人心,爱满人间”实践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

童心向阳沐春风——公管院开展社区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3月22日和3月29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二…

青春伴夕阳,共谱爱乐章

关爱老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成员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了传递温暖与关爱,展现青年担当,增强同学们的奉献意识…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开展“书香润心,爱心远航“书籍捐赠志愿活动

(通讯员文思宇尹慧敏李嘉惠)3月2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达美楼104教室开展以“书香润心,爱…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系列宣讲—老少共话红色传承,赓续时代精神血脉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

最新发布

煤海杏坛的燃灯者——记大同市煤矿第一中学李伟东老师的二十载育人路
2025年2月9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刘卓来到大同市煤矿第一中学,专访了被誉为“煤海杏坛燃灯者”的李伟东老师。作为一名扎根矿区教育二十余载的优秀教师,李伟东用他的智慧与汗水,点亮了无数…
铭记历史,守护国安——国安青行队成员社会实践纪实1
吉林,是东北的老工业基地,是中国最有人情味的城市,是新中国第一台汽车、第一部电影、第一部光学仪器的诞生地,是中国革命历史上重要的根据地,更是我从小学习、生活的地方。今天上午,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
传承红色基因 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山东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国安青行队开展国家安全社会实
2025年2月,山东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国安青行队历时一个月,分赴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济南解放阁等五地红色场馆,开展国家安全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史料挖掘及线上线下宣讲,探索革命历史与国家…
红船畔的传承:建工学子与老党员的跨代对话
2025年2月22日,浙江大学建工学院“嘉兴南湖红船精神研究及发扬”寒假社会实践团成员赵俞栋、袁梦飞前往嘉兴南湖烟雨社区,采访当地老党员计师傅,深入探寻红船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嘉兴南湖是中国共产党梦…
“法”护古迹守文明:武大学子赴湖北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1日至2月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湖北省多市开展了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襄阳市襄阳区人民检察院、南漳县人民法院等地…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开展春季开学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河南省教育厅、司法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春季开学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筑牢新学期校园安全稳定的法治根基,加强校园法治教育,提升学生法治意识,文法学院于2月17…
《泰州市标准化条例》走进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今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法2302班,以“标准化条例如何守护泰州味道”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宣传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将《泰州市…
“桑梓振兴,阡陌日新”实践团赴山东省济宁市进行走访调研
在当今社会,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随意排放,以及农田水土流失等,都在悄无声息地破坏着我们的生态环境。为了调研并改善这一状…
“桑梓振兴,阡陌日新”实践团赴广西省南宁市进行走访调研
在当今社会,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随意排放,以及农田水土流失等,都在悄无声息地破坏着生态环境。为了调研并改善这一状况,2…
烟火映法治,文化润人心——“传承烟花文化,守护城市安全“普法实践感悟
一场关于烟花的普法活动,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法治宣传的深度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文化与法律共鸣的唤醒。此次“校园普法行”,既是对《泰州市市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的精准解读,更是一次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