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关注“老漂”生活,共铸温暖社区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 作者:刘钰瑄

【曲阜师范大学118讯】(通讯员 刘钰瑄)为了真实地了解“老漂族”这一群体,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乐享桑榆实践队于日照市前大洼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卧龙山街道碧海路社区和曲阜师范大学家属区多地针对老漂群体对开展了访谈,旨在运用访谈法这种方式来深入理解老漂族这个群体的生活现状、心理需求和面临的困难,为进一步改善现状提供依据和指导。

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教育和就业机会迁往大城市。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报告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5.44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年龄在60岁及以上主要居住在农村或小城镇的老年人,由于照顾子女或孙辈、丧偶、寻求医疗救助等原因,跟随子女迁入城市定居的老年人,被称为“老漂族”,在这种现象愈加普遍的同时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愈加凸显。

本次访谈过程中,实践队员与多位“老漂族”进行了深入交流,从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健康等多方面入手,了解并掌握了大量信息。图中是王爷爷夫妻,据悉二人已经来到日照十五年,居住在儿子家负责帮忙照看孙子,随着孙子升入高中不常回家,二人常做的就是空时在小区内闲逛。

图为实践队员吕晨旭采访过程。刘钰瑄 供图

此外,实践队员了解到王爷爷今年已经七十岁,尽管孙子已经长大,照顾孙子的重担轻了很多,但有时也会力不从心,“风湿病,一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就疼得厉害,除了躺着什么也干不了。我又不想住院拖累孩子,光在吃药上就花了一大笔钱,孩子们还得还房贷车贷。我真是觉得自己成了累赘。”王爷爷这样说道。

不管在外漂泊多久,他们都无法将漂泊之地当作自己的家,依旧无法割舍遥远的故乡。当问及王爷爷是否有思乡的情感时王爷爷表示虽然很思念家乡,但受现实条件制约已经多年未归,而且老家的亲人大多数都已去世,目前与其他亲人联系的方式仅限于视频通话。

可漂泊越久,老漂族不仅是身体吃不消,甚至还面临着更大的问题:如对大城市生活的不适应,与儿女生活习惯的不同、教育理念的偏差等等,这一切对于老漂族而言都是难以排解的。当被问及王爷爷与儿子儿媳的关系是否融洽时,王爷爷坦白道在教育观念上双方存在较大分歧,并为此多次争吵,而王爷爷对此只能多次妥协,这让王爷爷更加感到无所适从。

“老漂族”面临的往往还有无法疏解的孤独感。据悉,同社区的高爷爷同样离家多年,他的活动范围一直局限于很小的区域。性格内向的他很少主动与邻居交流,更是鲜少参与社区活动。此外,由于语言障碍,高爷爷不会讲普通话,这导致他与当地人沟通时时常遇到困难。同时,对于现代智能设备的使用,高爷爷也常常感到手足无措,目前他仍在使用的是一部功能较为原始的老年手机。尤其在与孙子的相处中,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常让他受到“吐槽”,这些都使得高爷爷的孤独感与日俱增。

在家属区中实践队员采访了李爷爷,实践队员发现李爷爷也面临着与身患疾病、和儿女存在教育理念的偏差和孤独感问题,但不同的是李爷爷每个月都有固定的退休金,在儿子家生活的这一段时间李爷爷往往会把自己的退休金交给儿子以缓解儿子的经济压力。这反映出,尽管经济条件较好的“老漂族”扮演着类似“保姆”的角色,却往往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但相较于经济补偿,老人们内心更渴望的是情感上的回馈。因此,儿女们应当更加关注并满足老人在情感方面的需求。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李爷爷。刘钰瑄 供图

图为乐享桑榆实践队。刘钰瑄 供图

此次与老漂族群体深入交流的过程不仅让实践队员们认识到老漂族面临的困境,更激发了实践队员们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决心。通过宣传老漂族故事,引发大众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与理解,营造包容的社会氛围,助力不同群体间的和谐共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52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秘制药前沿,实践书写青春

【导语】初春三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创新绿动未来”社会实践队走进武汉多家知名药企,开展为期一周的参观实习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生物产业基地……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制药zy2302团支部施洋烈士陵园志愿清扫活动顺利开展

2024年12月5日,满怀敬意的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班志愿者队伍走进施洋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打扫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志愿者们……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沂蒙精神宣讲活动

2025年3月11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在三汊矶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且意义深远的沂蒙精神宣讲活动,吸引了众多…

湖南科技大学:花期如约,樱花音乐节燃爆全场

湘潭市4月2日电,(通讯员:李家涛、董济源、李源凯)2025年3月29日19时,湘潭雨湖区湖南科技大学“樱你精彩,一路生花”第三届…

志愿者非遗课堂 | “漆”彩纷呈!师生共制哪吒主题漆扇,妙手重现闹海之美

近期,电影《哪吒2魔童闹海》口碑爆棚,社交媒体上充满对国漫哪吒的称赞与支持,这一热潮现象的发生,源自于中国优秀传统文…

最新发布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四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会
为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25年2月21日下午,文法学院第四党支部在学院楼B-316召开了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党员大会。会议由支部书记吕鹏洁同志主持,第四党…
敬老爱老暖人心 青春行动传温情
敬老爱老暖人心青春行动传温情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祥和”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2月22日——2025年2月28日,组织8名团队成员来到郭店街道工业北路祥和苑老年公寓,开展为期…
资助育人|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组织召开困难生认定评审会议
为保障困难生认定工作有序推进,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准则,让国家资助政策精准惠及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使资助政策能够切实落地生效。文法学院于2月24日至2月26日在学院楼开展困难生评议工作。本次会议由各…
从心出发 助力成长--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学生心理异常研判会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精准把握学生心理动态,提升心理育人实效,文法学院于2月27日上午10点在学院楼B-102会议室召开学生心理异常研判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松梅主持,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深入“老漂”群体,聆听真切心声
随着80后和90后逐渐成为新家庭的主力军,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常因工作和教育需求而迁徙至其他大型城市并组建家庭。然而,由于工作繁忙,他们往往难以充分照料年幼的子女,因此,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他乡何时变故乡,“老漂”心暖情自长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8日电(通讯员曹馨文)《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指出,中国老年流动人口数量较2016年增加了近1800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老漂族”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为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生活现状与…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漂泊桑榆,对离乡老人当下生活处境的探究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8日电(通讯员华硕)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家庭结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为帮助工作繁忙的子女照顾小孩、打理家务,而离开家乡,来到了陌生的城市,成为“老漂族”。为深入了解他们现今的生…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桑榆生根—,多措并举共建敬老爱老的社会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8日电(通讯员华硕)“老漂族”是指为了照顾子女及第三代,离开家乡、漂泊在子女所在城市的老年人。为进一步了解当今“老漂族”群体的生活处境和心理状态,更好地理解当地社区与“老漂族”…
探寻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创新之路——山东大学“木板印忆”团队社会实践纪实
在文化多元发展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成为社会关注焦点。2025年2月26日,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木板印忆”团队在张雪莹带领下,深入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围绕“非遗传承与创新——以杨家埠木版…
医路向沂蒙,志愿宣讲情,传递医学温暖,赓续沂蒙精神
随着对红色文化的深入发掘和传承,沂蒙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引入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引导动员广大群众深入了解并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