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泰州市法规“乡音”传,社区情景剧“法韵”流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 作者:罗心怡

泰州市法规“乡音”传,社区情景剧“法韵”流

在法治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的当下,让法律法规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全民遵循的行为准则至关重要。近日,“法治 + 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带着别出心裁的普法方案,走进了泰州市城北街道东街社区,一场以小动物角色扮演为特色的普法情景剧在此精彩上演,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趣味盎然的法治知识盛宴。

活动当日,室内活动中心座无虚席,社区居民热情满满。随着欢快而富有节奏的音乐响起,课题组的成员们纷纷闪亮登场,他们分别装扮成小猴子、小羊、小鸡、小猫、小狐狸等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形象,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尤其是小朋友们兴奋不已,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萌趣开场,聚焦本土法规

第一个场景设定在泰州老街的早茶店,这里充满了浓郁的本土生活气息。“小猫”和“小猴子”蹦蹦跳跳地走进店内,嚷着要吃正宗的泰州早茶,与正在用餐的“小鸡”展开了有趣的对话。在品尝蟹黄汤包的过程中,“小鸡”巧妙地向“小猴子”介绍了《泰州市标准化条例》中关于早茶食品安全的规定,比如食品安全信息必须通过电子公示牌进行公示。这一贴近生活的场景,让居民们深刻意识到法规与日常饮食的紧密联系,原来在享受美味早茶的背后,有着严格的法规保障。

紧接着,剧情来到了风景秀丽的凤城河。“小猴子”和“小鸡”在河边悠闲散步,却发现有人在垂钓。面对这一情景,“小鸡”立刻掏出手机,一边拨打举报电话,一边向“小猴子”普及《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强调凤城河作为饮用水一级保护区,禁止垂钓的规定。这一场景不仅展示了法规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增强了居民们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

传承古韵,守护垛田烟火

随后,“垛田的较量”这一幕将剧情推向了高潮。“小狐狸”为了个人方便,私自抬高垛田种菜,还试图涂改保护标识牌,恰好被路过的“小猫”发现。“小猫”严肃地指出,根据《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这种擅自平垛的行为不仅违法,还会对垛田生态造成破坏。在“小猫”的耐心讲解下,“小狐狸”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紧接着,“小狐狸”又提出要在垛田重点保护区开养殖场、进行投饵式水产养殖等想法,均被“小猫”依据法规一一否决。这一系列情节,生动地展现了垛田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法规的严格性,让居民们对这一独特的本土生态资源有了更深刻的保护意识。

在“盐税文化的传承”场景中,“小鸡”与“小猴子”一同走进盐税博物馆参观。在这里,他们遇到了身为志愿者的“小猫”。“小猫”热情地带领他们穿梭于各个展陈之间,不仅讲述着泰州悠久的盐税历史,更结合《泰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介绍了条例中对于像盐税博物馆这类承载历史文化记忆场所的保护规定,以及对相关历史资料、文物的保护要求。通过“小猫”的讲解,大家了解到保护这些历史文化载体,是传承泰州本土文化的重要一环,而这背后离不开法规的有力支撑。此场景巧妙地将历史文化与法规相融合,不仅加深了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更让大家清晰地认识到法治在文化传承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体会到法治与文化传承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安全添彩,共筑和谐家园

安全添彩,共筑和谐家园

活动的最后一幕是“烟花的启示”,场景设在社区广场。一个烟花摊贩在角落叫卖土鞭炮,“小羊”敏锐地指出这是非法产品,并果断拨打110举报。随后,“小猫”拿着小烟花询问是否可以自己燃放,“小猴子”及时制止,向其解释未成年人禁止独自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同时还提醒大家在燃放时要保持安全距离,注意防火。最后,“小猴子”拿起扫帚,呼吁大家主动清理燃放后的纸屑,保持环境整洁,这一细节也体现了《泰州市市区烟花爆竹管理条例》中环保和安全的理念。

整个情景剧表演过程中,演员们生动的表演、诙谐的台词,以及巧妙融入的法规知识,引得现场观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点头称赞。表演结束后,课题组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居民们踊跃参与,就剧中涉及的法规问题进行提问,课题组的成员们耐心解答,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地方性条例的理解。

此次普法情景剧活动,将枯燥的法规条文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把法治宣传与泰州本土文化特色有机结合,以一种全新的、接地气的方式走进社区、贴近居民。这种创新的宣传模式不仅激发了居民学习法规的热情,也为泰州市地方性法规的普及和法治社会的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有效路径,为后续相关活动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认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55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一、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成就自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有正确的方法与技巧。培根在《习惯论》中写到: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对于刘鑫宇来…… 赵嘉欣 湖南农业大学水土学院查看全文 >>

共话百年奋斗,争做时代新人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脉相承。回望百年,处处皆是奋斗身影,立足当下,争做时代新人。一阵下课铃声响起,我抬起头朝着教学楼走去,“这里就是张桂梅校长创办的华坪女高了”…… 赵嘉欣 湖南农业大学水土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凝聚青年奋进力量

为让湘农学子知悉全国两会的发展历程,了解身边的优秀青年榜样,3月23日,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于第十教学楼举行第二期青年政治学习理论课。本次会议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凝…… 赵鑫文 赵嘉欣 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阳春三月志愿红,学习雷锋正当时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为进一步美化自然环境,加强绿色生态建设,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参与了“美丽农大水土先行”与“‘河小青’植树添…… 韩延辰 赵嘉欣 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弘扬雷锋精神,践行时代责任。

为感悟、发扬雷锋精神,引领青年向雷锋学习。3月9日,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于第十教学楼举行第一期青年政治学习理论课。本次会议以“弘扬雷锋精神,践行青年责任”为主题,20…… 赵鑫文 赵嘉欣 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在“三八”趣味运动会中取得优异成绩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在“三八”趣味运动节中取得优异成绩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宣传运营与思想调研部罗茵赵嘉欣为庆祝第113个国际妇女节,营造出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节日氛围,同时丰富全…… 罗茵 赵嘉欣 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辰大海,筑梦未来

本网讯(纪慧宇赵嘉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抢抓春季开学后促就业工作关键期,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3月11日上午,湖南农业…… 纪慧宇 赵嘉欣 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迎接“二十大”召开活动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在第八教学楼南216室,于10月15日开展迎接“二十大”召开活动;于16日观看…… 张骞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从常态化到高质量:”双减“背景下基础教育生态优化的多维路径
“育人”是国家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大战略任务。2021年7月,“双减”政策正式出台,旨在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
踏高跷,舞春风 —— 司马村高跷队:传承百年艺术,演绎时代风采
高跷艺术在中华大地的广袤土地上,传统文化犹如繁星点点,照亮着历史的长河。其中,河南省内黄县司马村的高跷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为了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艺术,来自中…
法治宣传接地气:泰州地方性法规情景剧走进社区
为进一步丰富普法宣传形式,提升社区居民对地方性法规的了解和参与度,2025年3月6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深入海陵区东街社区,为老年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普法活动——法治宣传接…
智泊擎岸——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实践团队研发智控泊离跨界传奇
近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智泊擎岸实践团队深入全国各地船舶公司,聚焦“企业智控泊离跨界传奇”主题开展调研。实践团队从实地考察、创新模式、技术研发、合作拓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剖析,团队通过系统梳理…
暨南大学湾区青年 以健康与文化 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2025年新春之际,面对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使命,推动农村地区的健康与文化发展成为关键任务。暨南大学“湾区同心”粤港澳青年健康赋能实践团与共青团花都区炭步镇委员会通过“百千万”校地通结对…
‘智’力返乡——开辟人才“返乡”新路径
近几年,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地位日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让“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如何让乡村留住人…
“桑榆启春”,智力返乡——退休不褪色,“返乡”助发展
时至今日,乡村振兴一词愈发频繁进入公众的事业。乡村振兴,靠的是人才。党的20大报告中有36次提到了人才,可见人才于乡村振兴之可贵。乡村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高知人群的供给如何落实,供给方与需求方如何…
“法味乡音情景剧“进社区:泰州地方性法规宣传“活“起来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3月6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城东社区,以“法味乡音情景里的泰州市地方性法规”为主题,通过沉浸式情景剧与趣味问答…
传承红色基因 共铸民族情怀——桂风红韵队赴中共广西省一大旧址与贵港博物馆开展寒假社会实
2025年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桂风红韵队”成员丘漫、苏文慧走进中共广西省一大旧址与贵港博物馆,开展以“壮美八桂·红色印记与民族情怀”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
法味乡音·泰州市地方性法规普法活动进社区
为进一步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提升社区居民对地方性法规的知晓率和参与度,2025年3月6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走进泰州市海陵区东街社区,为社区老年人带来了一场别具特色的普法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