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青年担当,发挥青年人的使命与责任,山东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刘开泰、张瑜童、马月、曾梦洁,社会工作系硕士研究生王玉凤、夏晓萱、李晓晴、李羽,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本科生丁敏丰围绕“马路零工市场的运作逻辑与治理困境”,对济南市历城区全福立交桥劳务市场展开了为期半个月的田野调查。
调研期间,为期了解零工的基本面貌,调研小组设计了半结构式调研问卷,结果筛选,共收集到涵盖性别、年龄、户籍、工作状态等信息有效问卷252份。同时,调研人员在调研过程中通过与零工实地交流对马路零工市场和零工们的具体处境有了更深的了解。
调研结果显示,全福零工以农民工为主,受教育程度不高;全福零工多为男性,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全福零工可分为候鸟型零工和旅鸟型零工两类,体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此外,调研小组对零工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困境进行了梳理,并为破解马路零工市场“政策热、执行冷”的治理困境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这次实践不只让小组成员切身体验了社会调查,更增加了成员对真实生活场域的理解。社会工作系硕士研究生王玉凤坦言:“这次调研让我对专业意义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让我更迫切的想在大学的象牙塔之外为社会出一份力。”在辅助问卷填答之外,她在调查报告中展现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观点。
“几乎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超过调研本身的意义,那就是对自身乃至专业价值的重构。马路零工市场是一个缩影,但正是每个看似不起眼的缩影组成了整个社会,希望我们能展现青年风采,为社会略尽绵力。”调研小组组长刘开泰如此总结。
此次调研活动为了解马路零工市场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同时也为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体系、推动非正规经济的规范化管理、以及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深度融合等方面,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64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