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荷花三面柳,低碳泉城共出行。”济南作为中国较早引入共享单车的城市之一,共享两轮车已成为市民短途出行的重要选择,对城市绿色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共享单车与电动自行车作为低碳出行的核心载体,其科学管理与效能优化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题。日前,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骑净泉能”实践队前往济南市长清区,围绕共享两轮车的使用现状、运营模式及优化策略展开深入调研,为城市绿色交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智慧。
实践队采用“问卷+访谈+实地观测”相结合的方式,在长清大学城、商业街区、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展开调研。队员们向市民发放问卷300余份,重点收集用户骑行习惯、停车偏好、服务满意度等数据,并针对共享单车调度员、运维人员及企业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了解车辆投放、调度管理及运维成本等关键问题。
“我们发现,共享单车的使用呈现明显的‘潮汐现象’——早晚高峰时段,高校和地铁站周边车辆供不应求,而部分居民区却存在闲置现象。”队长王秀莹介绍。此外,团队成员还发现,部分停车点存在车辆堆积、占道停放等问题,影响市容市貌和行人通行。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实践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长清区共享单车停放热点进行空间分析,提出“动态电子围栏+智能调度”优化方案。队员刘润泽用热力图分析指出:“在高校和商圈周边增设弹性停车区,并结合大数据预测骑行需求,可有效缓解车辆分布不均问题。”
此次调研是“骑净泉能”实践队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下一步,团队计划扩大研究范围,对比分析不同城市的共享出行管理模式,并探索“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接驳优化方案,助力构建更高效、更低碳的城市交通网络。
“我们希望共享两轮车不仅能方便出行,更能成为泉城绿色生活的一部分。”队员史嘉欣说。随着调研的深入推进,“骑净泉能”实践队将继续以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65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