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青年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近日,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团委书记雷廷华带领15名学生组成“赴泉州霞美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实践队,深入泉州市霞美金山农家学堂、金山农耕博物馆、金山村史馆等多个革命老区根据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01/新思启智,赓续红色传承
为了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好人生底色,上好“大思政课”。实践队与南安市关工委、市总工会宣讲团共同组织了一场思政宣讲会。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激昂的团歌合唱、为孩子们的心灵播撒下爱国主义的种子,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少年中赓续传承。
这次思政宣讲会,将红色文化厚植于少年儿童心中,激发了孩子们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感恩与责任,明白了作为新时代少年的使命与担当。
02/文化观览,感受博物馆韵
泉州霞美金山村历史悠久浓厚,学院团委书记雷廷华老师和实践队队员们,在金山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负责人洪蕊治主任的带领下,深入金山村农耕博物馆开展实践考察活动,回顾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的农耕文化与故事。
通过参观馆内的资料展板、馆藏文物以及洪蕊治主任的讲解,队员们对农耕用品的基本概况、发展历史和用火历史,以及专家学者的重大研究成果等内容进行认识与考察,深化对金山村农耕博物馆的认知与感悟。
此次金山村农耕博物馆之行,感受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与辉煌,探秘农耕文化与故事。未来,实践队将继续用心感知文化温度,循着金山村农耕历史的古老旋律,将农耕文化当中的精神传递下去。
02/教育之魂,传承文明之火
在泉州霞美金山村农家学堂,实践队与“五老工作室”的负责人吴金斗先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着党与教育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故事。在党的关怀与引领下,金山村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地向阳发展,不仅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子,也为党和国家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即使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吴金斗先生仍然坚守岗位,80岁的高龄并未阻挡他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情怀。吴金斗先生见证了党的教育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与伟大成功。
像“五老先生”这样的共产党员们,他们把党的忠诚融入到教育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将大半辈子的时光投身于组织建设中。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他们高尚的情怀以及对待教育的严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着重关注。
最后,吴金斗先生以“严守党的群众纪律,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为主题,围绕群众纪律“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为实践队员展开宣讲,院团委书记雷廷华与实践队员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他提出,“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坚守群众纪律,促进乡村振兴。”
知行合一,实干为要。在吴金斗先生的悉心关怀和精心指导下,实践队队员们备受鼓舞,纷纷表示将珍惜暑期社会实践这一宝贵机会,砥砺前行,不断积累经验和才干,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于泉州霞美社会实践活动中,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结语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赴泉州霞美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充分用好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把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搬”到旧址和展览馆前,开展实景化、体验式、沉浸式的实践活动,以“走、拍、讲、写”等形式,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做到学思践悟,以知促行,实现了“社会大课堂”与“大思政课”的有机结合。未来,实践队全体成员将继续背负使命,砥砺奋进,继承先辈荣光,传承红色基因,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让红色资源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67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