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团队深入新野县,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情况展开调研,旨在挖掘发展模式、总结经验,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此次调研聚焦新野县田广华种植家庭农场与赵岗村相关经营主体,探寻其经营与发展之路。
一、田广华种植家庭农场:规模种植带动产业发展
新野县田广华种植家庭农场经营土地超400亩,分布在魏庙村、赵岗村、小五村。农场已运营六七年,主要种植洋葱、玉米、花生,其中洋葱种植规模较大,且产品多出口至日本、韩国等国家。
在经营模式上,农场种子肥料由合作社提供,种完后产品可卖给合作社或长期合作厂家,今年已签订400吨的销售合同。农场在种植过程中大量雇佣附近村的农民,用工人数不固定,忙时可达300多人,工资按天结算,每日80元,现结工资。此外,还有按袋计量或按小时计费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农场带动农民发展不仅体现在雇佣上,其种植的黄皮洋葱作为当地特色产业,有着严格的农药残留标准,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吸引众多收购商,形成了良好的产业效应,带动了周边洋葱种植产业的发展。不过,农场也面临资金困难,人工成本较高。农场主期望政府能在当地建设冷库,以延长洋葱储存期,提升经济效益。
图为团队成员与田广华家庭农场负责人合影
二、赵岗村经营主体:多元举措助力农民增收
赵岗村主要种植洋葱、小麦、玉米等作物,村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联农带农方面举措多样。雇佣本村农民是普遍做法,工资范围在80 - 100元,此外还通过土地流转、技术服务、帮农民做订单、提供农资等方式带动农民发展。
县政府和乡镇会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会,提升农民种植技术。但经营主体普遍面临资金困难,虽然政府有时会牵头帮忙贷款,但资金压力依旧存在。未来,村里的经营主体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缓解经营压力,促进产业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与赵岗村书记合影
田广华种植家庭农场和赵岗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产业融合、吸纳就业等方式,在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特色农产品种植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还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为农民创造了更多收入来源。
然而,资金短缺仍是制约这些经营主体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补贴,降低融资门槛,缓解经营主体的资金压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冷库、仓储等设施,提升农产品储存和运输能力;持续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经营主体自身也需不断探索创新经营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67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