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6日,调研小组的同学们关闭了网上问卷通道,将纸质试卷和网络试卷信息进行汇总,总结普遍规律,为进一步的调研方向和调研总结做准备。纸质试卷有四百余份,对于小组同学来说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工作量。但大家很快做好了分工,有条不紊地进行问卷统计和分析。经过几个小时不间断地整合数据和资料分析,最终得到了一份较为科学可信的调研报告。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了解阜新地区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传承情况,我们制作了名为“对阜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了解的调查”的问卷。截至2018年2月6日,共收到有效答卷604份,问卷覆盖0-65岁之间的年龄区间,其中汉族284份,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320份,各占47.02%和52.98%,从数量上来看几乎是各占一半(如图1),这使得问卷结果具有较强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图1
在我们统计的问卷数据中,0-28岁年龄区间的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程度不高,有169人(约占65%)表示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是很了解,知道一些节日但很少庆祝,还有11人(约占4.24%)选择了完全不了解,只有80人(约占30.76%)认为自己对本民族文化非常了解,每逢过节都会庆祝,并知道基本习俗;与此相对的是29-65岁年龄区间的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中年人,他们中有40%的人表示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是很了解,而其余60%的人则表示很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在所有接受采访的蒙古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的320人中,有306人(约占95.63%)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正遭遇困境,需要进行大力保护与传承,只有14人(约占4.38%)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没有面临困境,发展很好(如图2),而在这14人中,0-28岁的年龄区间占12人,29-65岁年龄区间仅有2人。
图2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群体对于本民族文化了解程度普遍不高,仅限于对一些节日的了解,自己也很少去庆祝,而中年人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了解程度相对较高。总体来看,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对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了解程度仍需提高。很多人同样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大多数人认为民族文化正遭遇困境,急需保护与传承。然而,少数青少年认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没有面临困境,结合先前所述青少年对民族文化了解程度不高的情况,我们认为0-28岁的青少年群体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感、归属感还需加深,往后应该加强对青少年民族文化方面的教育。只有青少年群体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加强,民族文化才可以更好地往下传承发展。而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对民族文化“非常了解”的29-65岁中年人群体担负着重要人物,他们需要对青少年进行身体力行的教育,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阜新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以蒙古族文化为主,在我们的问卷中,有357人(约占59.11%)表示对阜新当地的蒙古族文化比较了解,知道一些比较出名的风俗习惯与节日,另有183人(约占30.3%)表示不太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非常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都占少数,分别为54人(约占8.94%)和10人(约占1.66%)(如图3)
图3
经过我们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对蒙古族文化有了解(包括非常了解与比较了解两项)的人数总共417人,约占总人数的69.03%,其中蒙古族250人(约占59.95%),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167人(约占40.05%)。不了解蒙古族文化(包括不太了解与完全不了解两项)的人数总共193人,其中蒙古族仅有45人(约占23.3%),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148人(约占76.7%)。
除此以外,我们还对对于蒙语的了解程度进行了调查,我们发现,只有一少部分的蒙古族人会讲蒙语(约占20.03%),而作为蒙古族但不会讲蒙语的人有172人(约占总人数的28.48%,占蒙古族人数中的58.70%),还有极少的人不是蒙古族人,但希望了解并学习蒙语(约占7.28%)(如图4)。经过进一步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在蒙古族的人群中,0-28岁年龄区间中,不会讲蒙语的人数高达147人,约占作为蒙古族但不会讲蒙语的人数的85.46%,作为蒙古族但会讲蒙语的人多数为29-65岁年龄区间的中年人。
图4
由此可见,总的来说大部分人对阜新地区的蒙古族文化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很少有人了解得十分透彻,多数人对当地的蒙古族文化处于一种一知半解的状态。此外,蒙古族的人们对于自身的民族文化了解程度相对较高,而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对蒙古族的文化了解程度较低。而结合一下大家对蒙语的了解情况,我们认为,阜新地区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困境,尤其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是蒙古族但不会讲蒙语的人明显多于会讲蒙语的人,且会讲蒙语的青少年人数较少,会讲蒙语的人多为中年人。如果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那么在未来蒙语的发展极其堪忧。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对蒙古族青少年蒙语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并会讲自己民族的语言,最重要的是,将自己民族的语言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同时语言的运用也是文化得以代代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既要保护好蒙语,又要推动蒙语在蒙古族青少年中的传承,这样保护的不仅仅是蒙语这门文化,更是将蒙古族的文化代代传承。
阜新地区作为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百花齐放。调查问卷显示,有323人会去主动了解阜新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约占53.48%)(如图5),其中0-28岁的青少年有207人(约占64.09%),还有一部分人选择“说不好”,只有少数人认为他们不会去主动了解家乡的少数民族文化。
图5
此外,有543人认为阜新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很有价值,值得大力继承与发展(约占89.9%),且有567人认为阜新地区需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力度(约占93.87%),还有55人(约占9.11%)认为对于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顺其自然就好,只有6人(约占0.99%)认为当地文化没什么价值,无需加以保护与传承(见图6、7)。还有444人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参加以家乡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歌舞表演等活动(约占73.51%)(见图8)
图6
图7
图8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大多数人认为阜新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很有价值,愿意主动去了解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并看到了在保护传承方面的一些问题,且愿意以自身行动大力支持家乡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可见大多数人能够认识到家乡少数民族文化的珍贵性并愿意促进它的保护传承,不愿意让家乡的少数民族文化消失。这将对家乡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起很大程度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家乡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最后,我们对从哪些方面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分别有477人(约占78.97%)和467人(约占77.32%)的人选择加强宣传与培养传承人,选择加强资金投入的人相对较少,有340人(约占56.29%)(如图9)
图9
除此之外,还有43人给我们提出了他们自己的建议,我们将这些建议大体总结为学校教育、国家支持、社会氛围、个人重视四大类。在学校教育这一类中,主要建议有注重语言文字等文化传承、高考加分、加入必修课程、加强学习民族文化等,其中高考加分与注重语言文字等文化传承被多次提及;在国家支持一类中,主要建议有申遗、开展民族文化研讨会、资金多且到位、政策支持等;在社会氛围一类中,主要建议有举办活动、电视歌舞表演等;在个人重视一类中,主要建议有家家培养传承人、从小培养民族情结、努力学习知识等。
在我们看来,这些建议中包括注重文化传承、开展民族文化研讨会、多在电视上宣传举办歌舞活动等都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建议难以实施,包括家家培养传承人等。我们认为,要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但不能强制性要求所有人去传承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文化,是寻找真正热爱这一文化,真正有能力去传承的人来传承这一文化。而大多数人也许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传承这一文化,但这并非一种遗憾,我们可以去欣赏、去发扬,而不是任由这种文化被埋没。如果任由它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才是真正的人类发展史上的遗憾。
综上所述,通过对这一问卷的分析,我们大体了解了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在阜新地区的发展状况,并集思广益,征求了一些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认为阜新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的确面临困境,但好在很多人可以认识到这一点并愿意以自身行动助力阜新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这将有利于未来阜新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63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