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何子涵)为了提高留守儿童科学素养,培养留守儿童对科学的热情,7月6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指导老师郑斌在柳山湖镇中心学校给孩子们上了一堂以“十九大报告里的大国重器,砥砺奋进五年的科技成就”为主题的课程,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向留守儿童宣讲十九大科技成果。
在过去的五年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郑斌对中国近五年的重大科技成果以PPT的方式进行了展示和简要介绍。他以天宫空间站为起点,介绍了几种被应用于空间站建设的尖端科技装置如跟踪测量装置,太阳翼等,其高深的原理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鉴于孩子们的知识水平不足,他在讲解北斗卫星定位原理时,用表情包来对北斗卫星定位和相对位置固定原理进行了形象生动的诠释。之后,他对“蛟龙号”、“墨子号”也进行了类似的讲解,并将讲解的重点放在这些成果的功能及它们在国家层面的影响。
在讲解的过程中,由于投影仪的突发性故障,PPT无法正常展示。为了课程内容的完整性,郑斌讲述了一段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六年级的作文比赛上得到了他小学第一张奖状。他表示,只要肯努力,就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无论是在作文比赛中获奖,还是成为科研团队的先锋,都一样需要努力。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为追求自己的理想奋斗。
在投影仪恢复正常工作后,为了将“科研”与“人”两个主题相结合,他讲述了20世纪钱学森在美国重压下仍不畏艰险执意回国的故事。“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郑斌说,“只有当科学家对国家有强烈的归属感的时候,国家的科研才能够真正进步。”他强调,对国家而言,科研人员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国家。 讲“悟空”时,郑斌引用了《西游记》中孙悟空炼出火眼金睛的故事。“老师,这个东西真的跟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厉害吗?”底下的孩子提问道。面对孩子的问题,郑斌说,其实很多科技成果的命名方式都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虽然‘悟空’不能看出妖魔鬼怪,但是就像火眼金睛对孙悟空的作重要性一样,它对于我们国家探索宇宙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876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