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7月8日,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情暖广昌,心系莲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贯桥村展开了暑期支教活动的第一页。支教活动旨在传授当地孩子们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并在其日后的学习旅途中给予正确的鼓励与引导。
盛夏光年,活力青春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四二三四……”,“新教室”里,孩子们在队员们的组织下整齐的排好列队,用清脆的声音喊着节奏,认真跟着服务队员们做热身操。每一个活灵活现的动作,都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
在孩子们眼中,体育课是尽情嬉戏玩耍的代名词。服务队为增强课堂的有趣性与互动性,替孩子们准备了跳绳。服务队员们两两组合为孩子们甩绳,“三、二、一、跳”,绳子拍打在地,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下就如同起舞的小精灵,昭示着孩子们雀跃的心。孩子们也在跳跃中敞开了心扉,释放出孩子纯真的天性。
初学英语,新奇有趣
对处于学前教育时期的农村孩子而言,英语需在小学三年级才可进入正式课堂,此时的他们对英语是一无所知。面对这一现状,服务队决定将孩子们聚集在一起,传授他们英语基础知识。队员们还为他们精心准备了一个环节:为自己取个英文名并记牢他人的名字。
环节开始前,队员们耐心地替孩子们解答疑惑。当服务队员们发出“起名字”环节开始的信号时,孩子们逐一说出自己独一无二的英文名字,并专心致志的记着其他人的名字。队员们开展的英语课程虽简单,却为孩子们打开了学习英语的窗口。在英语的大千世界里,还有很多宝藏等待着孩子们的挖掘。
生动讲述,传承历史
在历史课堂上,服务队发放了关于爱国主义的自制教材。孩子们手捧教材,认真研读了一番,却还是似懂非懂。为帮助孩子们对党史、团史有个大概的了解,服务队员们决定以讲故事的方式把红色教育贯穿在教学活动中。
孩子们围着队员们,津津有味地听着那些故事,眼眸间透露出对红色知识的渴求与探索。队员们还在课堂中设置了自由抢答环节,孩子们踊跃抢答,也从故事中得到启发——向榜样学习,争做优秀少先队员。
音符律动,自由创造
为激发孩子们对艺术的喜爱,服务队开设了音乐、美术和手工三门课程。音乐课上,队员们引导孩子们学唱了以经典古诗词《水调歌头》为词的《明月几时有》,以怀念至亲为基调的《外婆的澎湖湾》,以赞美童真为主题的《虫儿飞》等等,陪孩子们一起遨游在音乐的海洋里。
美术课上,孩子们屏息凝视空白的画纸,拿起画笔小心描绘,将色彩与阳光融合在一起,一点一点展现出美丽的图案。而橡皮泥成为了孩子们在手工课的最爱,他们用小手捏着五颜六色的橡皮泥,捏出的可爱的小白兔、紫色的葡萄、绽放的花朵在他们手里栩栩如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当我教孩子们上课时,我深切地体会到老师的辛苦与无私。经过一天的支教活动,我更加留恋乡村的夜半虫鸣、满院荷香、孩子们的朗朗书声和无忧无虑的笑声。”一位队员在支教心得里如是写道。(文/图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01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