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涵笑)2018年7月8日至10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水到渠成扬州行”河长制宣传调研团在江苏省扬州市与泰州市进行有关“河长制”宣传调研及对“南水北调”工程学习探访的实践活动。
7月8日上午抵达江都后,实践团参观了位于龙川广场东南侧的江都博物馆。博物馆共有三个展厅,分别为“江淮之都”“俞致贞、刘力上艺术展厅”“江都精品文物陈列室”,其中,实践团重点参观了“江淮之都”展厅。在展厅内,了解了江都与水的历史渊源,走进馆厅,就是走进了历史,我们向历史走去,历史也向我们走来,一室之内,着眼成春,悦心益智。
8日下午,实践团在人流量较大的商场附近分发了有关“南水北调”与“河长制”的调查问卷,旨在调查江都本地人对于“南水北调”与“河长制”的了解程度。在分发问卷的过程中,实践团考虑到了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力求做到问卷样本的普遍性。通过问卷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南水北调”与“河长制”对他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没有深入了解。
博物馆展示了江都与水的渊源,并对这座小城做了初步介绍。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实践团发现当地人对于“南水北调”与“河长制”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这更加坚定了实践团成员向扬州的人民讲解宣传"南水北调"和"河长制"的信念。
7月9日,实践团首先参观了江都水利枢纽。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管理的大型泵站群,其规划布局合理、设计施工科学、运行管理规范、工程效益显著,堪称江苏乃全国治水的典范。该工程气势恢宏,融合江淮与运河水文化以及扬州地域文化,水利工程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历史印记与现代人文交相辉映,水利特质与东线“源头”特征融为一体。实践团队还观光环游了水利枢纽周边的公园、风景区,旨在调查该工程对于其周围环境的影响。
随后,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南水北调江苏省环境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江都站,了解器械配置、自动监测流程等。从监测数据来看,三江营水域水质相对较好,属于二类水质。
最后,实践团成员在扬州市江都区水务局进行了学习调查,扬州市江都区河长制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接待。负责人从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组织体系、河长履职、河湖管护专项行动及样板打造、河长办工作开展情况、河长制年度工作计划编制等六个方面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江都区河长制工作的情况,进一步解释了河长制的内涵并阐述了河长制对水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
实践团成员对水利枢纽的职能及运作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水质检测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仍在河水中发现了饮料瓶、塑料袋等生活垃圾,此现象说明,虽然河长制的实行对水环境状况恶化、河湖功能退化等现象有很大改善,但部分市民对水污染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水资源治理的宣传及监管力度还需加大。
7月10日上午八点,实践团队从扬州市江都区出发,前往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进行参观。江苏省泰州引江河位于江苏省泰州市与扬州市交界处,引江河是江苏省重点水利工程,南起长江,北接新通扬运河,全长24公里,集灌溉、水利调控、航运、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工程。
高港枢纽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根据泵站机组、闸门、变电所的运行特点,建成了综合自动化系统,集监测、保护、控制、信号及管理于一体,范围覆盖主辅机、主变压器、站变以及节制闸、送水闸、调度闸等,运用微机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运用,为泵站"无人值守,远方监控"打下了基础。
实践团队参观发现,江苏省泰州引江河在不仅能向苏中、苏北地区供水,还能抽排里下河涝水、促进航运发展,与此同时,他扩大江水北调能力,使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更加高效,周围的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此外,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的安保方面的工作也值得肯定,警示牌在危险区附近随处可见。
本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对“河长制”及“南水北调”工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对其对生态环境、日常生活、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有了切实体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对“河长制”及“南水北调”工程的宣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04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