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二届“走进星空”特殊教育学术培训仍在温医进行,来自北京星星雨教育机构的邢立攀老师为患儿家长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有深意的课——视觉支持与教具的制作。邢老师不仅讲述了视觉支持的要点、在生活家庭中的实际应用,还分享了大量自己的教学经历和视频。
但围绕课程边缘,现场还出现了一个同样关键的问题点:患儿家长对孩子的影响。
就在开课之前,几个家长提出了一个在孤独症孩子教育方面十分关键的问题: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过于严格?
如果是,那怎么办?
这其实是一种很典型的孤独症孩子家长心态:过分心急。具这样心态的家长,当最初得知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后,他们心急如焚,很想运用科学的方法很快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在后续治疗中陪伴、教育孩子时,他们也容易过分苛责,极易将自己生活中其他的压力借由孩子发泄出去。
这样一来,孩子随时随地都处于一个紧张的氛围内,心理恐惧加剧,对周围事物更不感兴趣了。后期也会渐渐引起多动易怒、脾气暴躁。
对此,邢老师表示: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第一,要建立原则问题,明确自己的目标,达到能让孩子感受到关爱也能在他们面前树立威严这样的程度。关爱就是给予选择,威严就是在特定时间孩子反馈的配合,值得注意的是,配合不等于服从。第二,要明确什么是大爱,放大格局。对孩子一定程度上的严格要求是基于为了让孩子以后更好适应社会的大爱,而适当舍弃当前的小爱。至于如何做到避免过分苛责则要求家长就事论事,严于律己,而不能任由孩子成为自己的附属品,顺由心情发泄情绪。
除此之外,孤独症孩子家长的常见心态还有:隐瞒实情、过分溺爱、无谓攀比等。
有些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后,首先想到的不是今后要怎样去对待孩子的发展问题。而是担心自己应该怎样去面对亲朋、同事,邻居。“因为这个原因,人们肯定会看不起我们了,也不愿意和我们往来了。”他们这样猜测着,担心着,隐瞒着自己孩子的实情。久而久之,家庭日渐压抑的氛围反而又对孩子造成了二次伤害,在这样的刻意隐瞒中失去了外界空间,与世隔绝。
而有些家长则心疼孩子,过分替他们担忧。认为不幸已然,今后要将孩子完全庇护起来,避免再受任何委屈了。于是他们全盘包办,即使孩子出现异常症状,家长都采取顺从的态度,只为让孩子高兴。殊不知,这样顺从和溺爱的结果不仅无益,反而可能会扼杀异常行为被纠正的可能。
还有一类家长在知道自己的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后,仍心有不甘。在他们眼里,付出了全部心血而不见孩子丝毫进步。事实上,他们的孩子已经改变了很多了,可是当有人这样如实告知时,家长往往搬出正常孩子来比较。这类家长就是没能正视自己的孩子,没能做到正确了解自己的孩子。
而如何应对这些心态则又回到了今天的课堂。孤独症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疾患,同正常儿童相比已经落后太多了。如果家长出于一种歉疚、补偿心理而过分地保护和替代孩子,那么你所做的一切只能加大孤独症儿童在生活自理、言语沟通及其他方面的困难。及时调整心态,积极寻求外界援助,同他们一起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技能。
我们真心地希望读者朋友看完这篇文章后能有所想有所感。
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做家长的不能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如果你正处于这样的家庭,请放下包袱,超脱出来,不要让你和孩子的未来都在永远的“孤独中”度过;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情况,不妨伸出手,让他们的生活重新撒满阳光;如果孤独症仍离你很远,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是否也能把握良好的心态呢?
明朗的心态看到的总会是明朗的天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09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