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历经千年风雨的古老艺术形式,什么才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方式?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为了更好地响应党的十九大“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号召,2018年7月10日,敬文书院“情暖姑苏,心系文化”小分队走访了位于苏州市姑苏区的中国昆曲博物馆。

该团队四人首先参观了昆曲史话展区,这里记录着昆曲从十四世纪至今的点滴发展历程。发源于苏州昆山的昆曲,早在元末明初时期,就已跻身于南戏的“四大声腔”,在经过曲家魏良辅的改革之后,名家涌现,名曲纷呈,在清代乾隆年间达到了空前的盛况。接着,该团队来到了晚清民国昆曲展区,深入了解了昆曲在当时面临的艰难处境。虽然受到冲击,昆曲仍然通过热爱昆曲事业的艺术家创办的曲社一路流传,保留了其独特的韵味。在新中国昆曲展区,该团队欣喜地了解到昆曲迎来了新的春天,于2001年成功申遗,并且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重视。大量经典剧目得以继承,优秀的表演者不断诞生,古典优雅的昆曲再次吐露芳华。除此之外,该团队还通过博物馆的多媒体设备观看了经典昆曲剧目《牡丹亭》,被片中洗练的风度、婉转悦耳的文辞和诗情画意的舞蹈艺术所折服。

最后,该团队观摩了昆剧的脸谱、曲牌以及服饰器乐,对昆曲严谨又不失典雅的表演形式有了更深层的体悟,昆曲不仅仅是舞台艺术,更是一种与时代紧密结合的生活方式与高雅品味。离开之前,该团队恰逢数十位小学生前来参观昆曲博物馆,看到他们对昆曲艺术所展现出的盎然兴趣,不禁在心中对昆曲的未来又增添了一份信心。

此次走访加深了该团队对于丰富、完整、精深的昆曲艺术体系的领会,探寻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道。作为百戏之母的昆曲,凭借其深厚的美学传统与独具一格的东方风格,经过数千年的沧桑与打磨,定会后继有人,不断传承,向人们展现她永恒的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13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