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互联网+”俨然成为当今时代不可避免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在各中小学校的不断推广,今年曦望社会实践队调研组的队员带着“互联网+教育”这一新形式来到广西省百色市西林县足别乡中心小学探究“翻转式课堂”对培养留守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与发展。
核心价值观,牢记于心
踏入足别乡中心小学,你会发现:在校道两侧的宣传栏张贴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海报;走进教室,你会发现:教室后面的墙报上张贴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漫画;然而遗憾的是:这里的学生虽然可以说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个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每一个词背后的意义。
怀着一颗教育的心,带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信念,队员们挑灯夜战,积极备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做最充分的准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们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的伊始,队员引导并带领学生大声朗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希望他们将这二十四个字牢记于心!
在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队员们开展翻转式教学,利用PPT将每一个词背后的含义向学生娓娓道来。
解读和谐一词,共同献力和谐社会
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们觉得可望不可即,于是队员决定利用15分钟的新课堂针结合PPT和视频等新兴教育模式为初一、初二的学生全面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讲述和谐这一词之前,队员和学生一起观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无数表演者摆成“和”字的一幕,同时告诉学生如今驰骋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动车都是以“和谐号”命名;通过这个方式将和谐二字引入课堂。“‘和’字左边是‘禾’,代表的是庄家、是粮食;右边是‘口’,代表人的嘴;结合起来即是人人都有饭吃。‘谐’字左边是‘言’,代表人人能说话、人人敢于说话;右边是‘皆’,代表大家;结合起来就是人人皆可言论自己有,人人都可以说话。于是和谐可以浅显的解释为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可以说话。”队员通过拆分“和谐”二字的边旁和部首为学生讲解和谐二字的表面含义。接下来,队员问道:“有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什么是和谐吗?”“礼之用,和为贵。孔子希望大家可以和谐相处。”一名学生这样答道。其实除了孔子之外,在中国近代,从康有为的《大同书》、梁启超的新民学说、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天下为公,这些无一不体现了和谐是从古至今无数学着津津乐道的话题。
“和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人们的价值体现和追求。和谐是指事物的对立和统一,描述的是事物之间的美好状态。也是指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协调与统一”通过提问及学生的回答,队员深入地解释了和谐一词的深层含义。接着,队员举出了:和谐的的自然,和谐的音乐,和谐的家庭关系等例子让学生从身边理解和谐。最后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在讨论中,学生们纷纷表示可以这样去建设和谐社会:做一个和谐的人,与同学、朋友、亲人融洽相处;做一个和谐的人,用微笑对待每一个陌生人;做一个和谐的人,善待自然,天人合一。
在课堂的最后,队员倡导学生与同桌握手。旨在通过这次握手让学生之间的那些小摩擦、小误会在阳光下蒸发,从此与同学友善相处;也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每一个人的力量去构建和谐校园,献力和谐社会。
新课堂,新教育
由于地处山区、教育信息落后,所以足别乡的学生都是首次接触“翻转式课堂”这种新的课堂、新的教学方式。在开始新课堂的一天,学生们对于15分钟就结束的课堂表现出了不解与惊异。但是随着“翻转式课堂”的不断推广,学生们开始接受这种方式并享受这种教学模式。其中一位队员说他难以忘记最后一节翻转式课堂,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学生纷纷喊道:“老师,快点开始上课吧!”那一刻,终于明白学生们是真的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新的方式。与传统课堂对比,在翻转式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更加积极,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在后期的问卷处理中,调研组的队员也发现90%的学生表示更加青睐这种新课堂、新教学。
从2014年对微课的认识;2015年对微课的推广;再到今年,队员将翻转式课堂的应用落到实际,为地处偏远、交通阻滞的农村学校带去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实践出真知,在支教、调研之余,队员来到了广西省百色市中国电信的智慧城市体验馆与“天翼·互联网+教育”的项目经理廖先生共同探究如何通过政府、学校、企业的三方合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最大化,为更多的山区儿童带去更多的知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短短十二天的支教让队员们对微课在农村教育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了解。相信积累了经验的曦望社会实践队会在前进的路上走得更好、更远、更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2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