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难以忍受山村生活,但有些人却视其为“向往的生活”。山里的人看不到城市的灯红酒绿,他们的收入低下,勉强支撑着生活,无法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中国大地上,几乎每个角落都存在这类人,而他们需要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与慰问。
自社会实践开展以来,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情暖广昌,心系莲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的目光一直聚焦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贯桥村的贫困户。7月10日上午,广昌县电视台的记者来到这里,走访当地两家典型的贫困户。
心怀满足:邱六生
邱爷爷今年67岁,因一场意外导致腿部残疾,他没有子女,也没有老伴,独自居住在政府分配的房子里。看到服务队时,邱六生爷爷很高兴,赶忙为大家搬来凳子。记者用当地方言和爷爷交流了一番,告诉他大家此行的目的,希望他能带大家去家里看看。邱爷爷明白大家的想法后热情地领着大家向他的家走去。67岁的邱爷爷身体很硬朗,但他一个人走在所有队员的前面,一瘸一拐的走路姿势让大家的眼眶湿润了,眼里盛着满满的心疼。
“爷爷,村里为您安排了什么脱贫措施?接受扶贫以来,您觉得自己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您对自己现在的情况满意吗?”到了爷爷家里,服务队员向爷爷提出了几个问题。记者的摄影机对着爷爷,第一次面对镜头的爷爷有点紧张,粗糙的双手时不时绞着衣服,看到爷爷紧张的模样,服务队贴心地为爷爷倒了杯水。
爷爷润了润嗓子,慢慢地对着服务队地说道:“我是五保户,每个月我有320元的补贴,除此之外,每年年末政府还会给我3000元的‘光伏’补贴。我现在住的房子也是政府替我盖的,我以前的房子是土房子,下雨天很麻烦。我觉得自己现在挺好的,非常感恩党和政府的关爱。”爷爷说完,声音有点哽咽,但仍然对着镜头面带微笑。服务队员看到爷爷眼角的笑纹,不禁感叹:岁月催人老,但邱爷爷依旧精神矍铄,带着满足与坚强。
服务队和邱六生爷爷道了些家长里短,爷爷告诉大家,他的日常生活就是待在家里看电视、睡觉,有的时候也会照看侄孙,吃完饭,他也会去隔壁邻居家串串门,和左右邻里一起聊天。随后,服务队和爷爷道别了,爷爷站在门口目送大家离去,仿若在目送自己的孩子离去,这再一次戳中了大家的心窝。
心怀感恩:邱木兰
顶着烈日,服务队一行人爬过陡坡,又来到了“邱爷爷”的家里。这位邱爷爷名叫邱木兰,今年71岁,有两个儿子,现在他和老伴、大儿子住在一起。邱木兰爷爷的家处于高坡上,站在门口便可俯瞰山下的村庄。
当队员抵达时,邱爷爷的老伴正在晒糯米,她立马放下手手上的事,热情地叫来了邱爷爷。走进爷爷家,邱爷爷首先带服务队走进了一面墙,墙上贴满了有一张张的图纸,有习近平同志的海报,有贯桥村一些关于扶贫政策的宣传单等等。在这面墙上,服务队看到了邱爷爷对扶贫工作的密切关注,也看到了邱爷爷对党和国家的感谢,并将其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
“爷爷,您先坐下,您方便透露一下您家这近几年来总收入有多大的变化吗?生活条件有没有得到改善?”对于记者的提问,邱爷爷十分热情地进行了回答,话语中一直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感谢。
“可以啊,我们从2014年到2017年,家里赚的钱多了很多,从原来的2000多元到去年的10000多元,这个变化让我家的经济情况变好了太多,真的很感谢扶贫政策的实施,感谢国家,感谢习主席。我们家的房子也是政府出钱替我们修的,让我们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我们家每月会得到低保金,村干部每年也会给我们抚恤金,还有每月会送我们十度电。”
在采访完邱木兰爷爷后,服务队的走访步入尾声,两位“邱爷爷”淳朴又好客,用心回答队员们的采访与提问。通过和两位爷爷的交流,对比他们的生活和城市生活,大家看到了贫富差距,但他们的目光并不聚集在他们贫困的生活,他们依然心怀满足,对党和国家报以感恩之心。
“两位爷爷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用简洁易懂的言语回答着大家的问题,不想给大家带来麻烦,虽然他们贫穷,但他们身上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贫穷并不可怕,幸运的是我们的党和国家密切关注贫困人口,一直致力于扶贫攻坚”,服务队队员在返程中谈到。
扶贫攻坚战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也需要新时代青年的关注与奉献。当代大学生在扶贫攻坚进程中,应该勇于担起自己的责任,可以通过担任村官、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以及义务走访慰问贫困人口等措施为扶贫攻坚战献出自己的力量。(文/图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29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