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馆中藏,件件皆辛苦
——许昌学院赴濮阳考古队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在我队跟随考古师傅们进行了一周的勘探后,我队队员深刻理解了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
清晨五点半,赶在公鸡的第一声鸣叫之前,师傅们就已经起床洗漱,为一天的考古工作做准备。拿上洛阳铲,踏着泥泞的乡间小路走上十五分钟,到达田野边的大树旁,在树下开启一天的辛劳。洛阳铲的使用不仅仅是体力的消耗,更是脑力的高速运转。师傅们既要将洛阳铲深入数十米的地下,又要时刻注意土层颜色,含水量的变化,还要仔细地掰开土块,寻找隐藏其中的陶片、料姜石、碳粒,以此作为研究的依据。一点点细小的差距,便能得出大不相同的结论。

看着师傅们如黄豆般大小的汗珠顺着脖子淌入背上,又沾湿衣物,衣服就这样黏黏糊糊的贴在还不断淌汗的身上,想必是无尽的难受。就连汗珠挂在眼皮上,师傅们也因双手沾满泥土而无法逝去。每当轮流休整,又有徐徐清风帮忙,师傅的汗珠才能消失片刻,只是当再次接过洛阳铲,不消两分钟,衣服又会被汗水浸透。

当我们凝视着博物馆中被玻璃罩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被经过无数次调整以求至真至美的灯光包裹着的文物,也应当铭记着这些考古人员,是他们用汗水与思想交织,大胆猜测,小心求证,打下一个个数十米的深孔,才换得一条条证据,知晓地下的秘密,才使得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文物呈现在我们面前。馆中的珍宝得以重见天日,自然离不开他们的努力。
供稿人:黄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45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