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足迹--安徽寿县考察日记
S45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阜阳颍东支教团寿阳7月12日电
(支教团在寿县博物馆前合影)
7月11号是浙江大学求是学院暑期颍东支教团中期考察的日子,乘车辗转几个小时,来自浙江大学(绿社)的蔡曜、李先哲两位同学与浙师大暖春社的9位小伙伴们最终在寿县安顿了下来。
寿县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保持着自身特色。它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也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今天,我们在这里,终于能有机会亲身感受到寿县两千多年来日久岁深的历史。
(寿县博物馆)
吃完早饭后的第一站,支教团一行人首先前往了寿县博物馆。寿春楚文化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二、三级文物2000多件,在安徽省内的文物收藏量仅次于安徽博物馆,在文博界同样享有极高的声誉。听完场馆工作人员介绍,同行的杨轲嘉同学不禁感慨:“寿县博物馆里的一些藏品甚至比浙江博物馆的藏品更有历史韵味和考察价值!”
博物馆内的藏品主要展现了寿县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一些上至战国时期下到清朝末年的各类文物,例如兵器、礼器、农具、瓷器等。战国时期,寿县地处秦楚交界,属两国相争的要害之地,因此在此地出土的楚国遗物特别丰富。其中有很多军事实用工具,例如青铜剑、戟、铜矛、战车锁扣、箭簇、弩机、鄂军启金书等等,其中也不乏华丽的生活、娱乐用品,比如货币、铜方壶、楚大鼎、编钟、下水管道。总的来说,如此之多的文物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真的难以想象两千年前古人就已经开始制造弩机、下水管道等一些精密器件,真的不由得自主地赞叹古人的智慧。
(博物馆内展览的楚国弩)
(博物馆内文物)
随着目光在展厅间的来会移动,时间也向前推进了几百年,进入了两汉时期。随着文化水平的提升,在这一展厅,展示更多的则是装饰性物件和生活物品:石磨、铜镜、石雕卧羊、铜钱、刻章、玉佩、铜带钩等。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件物品还是“嵌松石镂空龙纹金带扣”,一件来自东汉时期的文物,不足手掌大的金块上竟然刻有非常精细的花纹,甚至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仔细查看还会发现上面竟然镶进了许多米粒大的松石,整体工艺造型极其精美,在科技比较发达的今天,我甚至无法想象两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利用手工一点一点地把这个如此精密地带扣制作出来。看多了穿越剧,我倒是觉得这像是一件从现代穿越回去的物品。博物馆的参观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也学会了很多东西。
(嵌松石镂空龙纹金带扣)
寿县除了博物馆以外另一大特色就是它的古城墙,寿县的古城墙墙体保存得比较完整,至今仍然包围了寿县主城区,这在国内其他地方很少能够见到。古城墙是凝固的历史,当我们漫步于城墙上,眼前墙体上些许的纹路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曾经发生的历史。我们似乎可以回想起公元1244年,蒙古大军兵临寿春城下,2万宋军在城内严阵以待,双方在城墙上下互相对峙,银灰色的铠甲冒着寒光,士兵们一言不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敌人,那是一种多么紧张的气氛,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这场战斗最终以宋军大胜告终,寿春成了抗蒙第一线的坚强堡垒。时至今日,曾经保卫国家的城楼更加深入群众,它已变成了休闲场所,城墙上也长满了青苔与杂草,增添了几抹生机,远处几堆孩子们在上面嬉闹玩耍,仿佛危险从未在这里发生过,只空留城墙上一片杂乱的印迹。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寿县古城墙)
(支教团队同学在城墙上的合影)
不曾想到,短短一天的寿县考察中,我们就像是经历了尘封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一切如白驹过隙,千年的记忆如今只剩下回忆。
此番考察的不仅是寿县的历史,更是其历史上特殊的地位而代表的中国的历史。不得不说,一天的忙碌,一生的满足。历史是丰富多彩的,现实更是到处充满了惊喜,我们期待下一次考察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51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