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人工天河”红旗渠的老书记

来源:大学生网报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作者:李志南

  2018年7月11日,微风吹拂着实践队员的面庞,散发着青春的活力。今天队员们来到石板岩镇石板岩村,来看一位已经八十多岁的老支书杨老。

  杨老带着我们先回忆了一下红旗渠,在以前书中记载着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514年里人相食5次。当时全县的耕地面积共有98.5万亩,但水浇地只有1.24万亩,粮食产量很低,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苦。1949年林县全境解放,随后县政府组织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困难的问题。而之后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作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而后人民因为这项工程,开始修建红旗渠,而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意思就是高举红旗前进。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

  而后杨老又给我们强调了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这种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牢记在心中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54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维护国家安全,青年挺膺担当

外院2412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国家安全青年挺膺(通讯员章妍)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4月1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 2412团支部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院2412团支部三月团日活动:以人工智能 谱时代新篇

(通讯员章妍)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引导团员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3月12日下午,外国语学院法语2412团支部以“学思践悟新智路,智创强国谱新篇”为…… 2412团支部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院2412团支部十二月团日活动:青春当有为 共饮长江水

(通讯员章妍)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鼓励青年团员更好地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和实践活动,12月12日晚,外国语学院法语…… 2412团支部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2412团支部十一月团日活动:青年担当 志愿先行

外院2412团支部十一月团日活动:青年担当志愿先行(通讯员章妍)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更好地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团员和青年传承和发扬“奉献、友爱、互…… 2412团支部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华中师范大学数蕴强师丨第37期“数苑”名师讲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

(通讯员:张婉)4月9日晚,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第37期“数苑”名师讲坛于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

维护国家安全,青年挺膺担当

外院2412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国家安全青年挺膺(通讯员章妍)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

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举办“清明雨落,思念成诗”诗词创作活动

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举办“清明雨落,思念成诗”诗词创作活动春风拂柳,又逢清明。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同学们在诗词创…

建工学院技能加油站举办“以竹作画,竹篾丹青”竹编画制作活动

建工学院技能加油站举办“以竹作画,竹篾丹青”竹编画制作活动春风送暖,绿意盎然。在这充满生机的四月,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

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外院2404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安琪)为增强2404团支部成员国家安全意识,强化保密观念,4月1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2404团支部在3101教室举行以“国家安全…

最新发布

挺起新时代的精神脊梁
  2018年7月11日,天公不作美,“心梦飞扬”实践队冒着小雨来到大山底下的石板岩镇石板岩村,跟着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支书杨老来重温以前的老故事。  老支书先带着我们重新回忆了一遍红旗渠的故事,红旗渠工程于 …
在实践中成长的故事,人生宝贵的阶段
今天中午团队举行聚餐,大家围成一桌,有说有笑,让人不禁感叹短短几天我们就已经培养了如此深厚的感情,感谢社会实践,让我结识了这样一群可爱的伙伴。短暂又难得的休闲过后,大家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顶着 …
苏州大学“情暖姑苏”小分队赴苏州评弹博物馆参观:回到最初的地方,感受最纯正的评弹
“吴头楚尾水乡情,江左文采出评弹”——苏州评弹是一门历史悠久、优美动人的说唱艺术,它以幽默细腻的说白,委婉动听的演唱,声情并茂的表演和珠落玉盘般的弹奏闻名于世,堪称江南文化的精粹。…
寻访袁家汇,实践得真知
几经周折,我们终于来到了袁家汇。袁家汇,一个小到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村子,静静的隐藏在和孚镇上的一角。如常人粗略的走过一遍,也不会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百姓倚河而居,房屋错落紧致,是典型的江南特色。可就 …
丝绸界的寿星——湖州
众所周知,丝绸作为中国的特产,盛产于嘉杭湖地区。嘉兴,余杭,湖州都被冠宇“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就像是人们永远只记得世界最高峰排行榜上的第一名是珠穆朗玛峰一样,排在它之后的山峰不论拥有 …
浙江工商大学 忽而今夏·E路益心 E路E梦浙江行——赴湖州地区实践团
为积极响应科技下乡、科技进社区、专业调研的号召,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计算机协会举办"忽而今夏,益路相随"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到各个社区给居民提供专业、免费的系统优化、电脑维修、拆机清灰等服 …
骄阳烈日下,我们不低头
骄阳烈日下,暑期社会实践的外出调研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天公不作美,这样不适合出行的毒辣天气,偏偏就撞上了工作,但挡住我们的并不只有气象,而是工作中“毒日”。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在团队中共 …
村落古建筑保护人人有责
在对和孚的古村落文化与历史遗迹进行整理了解的过程中,许多古村的建筑都在“文化大革命”与日后的建设中被破坏了。古建筑是一座古村最直接宝贵的物质遗产。例如以古桥作为代表性名胜古迹的重兆,因其地处江南水 …
百年历史变迁,优良家风不变
有幸在参加文学院“静探和孚,恪修文志”的暑期实践时走进和孚镇,来到了袁家汇地区,见到了至今仍住在古宅里的钟先生。袁家汇地区,自明朝中期因运河经济逐步发展成袁家汇集镇,随着历史的变迁发生变化,很多事 …
“情”入红土,广东医科大学学子将“爱”带进农村
“你们是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要做好党和人民的沟通工作”“一定不能忘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然后发扬我们广东医科大学艰苦奋斗的精神”“记住你们的使命,你们不是去享受的,要切实做好精准扶贫的工作,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在广东医科大学“红土情”三下乡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