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沙凌杰)7月14日电讯 “千古绝唱送夜月、残荷惊梦、百鸟朝凤……”任谁也想不出这些富有诗意的词句正是一个个根雕的名称,眼前,根雕师傅彭勇正小心翼翼的抚摸着自己的作品,注视着它们身体上的每一条纹路。
7月14日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党委书记王豪举的带领下,一行30余人前往天府镇,探寻木石缘堂的工匠精神。
探寻根雕文化 传承工匠精神
伫立在木石缘堂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两只石狮子。据工作人员介绍,门口的石狮子十分有讲究,分为一雌一雄,寓意着祖先打下来的江山,要好好守住。
刚步入木石缘堂根雕展馆,队员们就闻到了扑鼻而来阵阵檀香。“这里的根雕作品大部分都是红豆杉的材质,纯手工制作或天然生长而成,”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孤品一般不对外销售,仅用于馆内展示。”其中有一件名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作品引得几位队员长久地站在它面前,惊叹不已。
幸遇惜才痴雕客 枯木逢春再千秋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根雕大师彭勇先生走到队员们面前,亲自为他们介绍他心目中的根雕艺术,并着重提到了他的作品:《百鸟朝凤》。据了解,该作品制作于1992年,历经了6年才完成,材料用的是牡丹花的根,“这样是为了看上去既天然成趣又美妙绝伦,”彭先生笑着说。随后,他队员们带到了一个正在制作中的根雕前。这件作品的外表已经成型,为中国古代神兽饕餮。彭勇先生解释说他正试图在根雕内部雕饰特色建筑吊脚楼。话余,他点燃了一颗沉香,放在饕餮的顶部,沉香的烟顺着根雕流了下来,淡淡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一位队员禁不住说出声来:“原来这就是根雕艺术的魅力所在!”
“中华民族是一个审美意趣十分高雅的民族。改革开放后,根雕产业发展趋势极好,民间的根雕表现手法之高,是我辈不能参透的。但令人揪心的是前来学习的学徒往往觉得根雕手艺过于枯燥,最长的也只能坚持了三个月。我真的希望咱们老祖宗的手艺可以通过年轻人传承下去。”程勇先生继续说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传统手艺绝不能丢。”
在参观完木石缘堂的根雕展后,队员们针对居民对根雕文化的认知程度做了一次调查,希望能通过此了解到居民们对根雕文化的发展的建议和想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66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