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于洋中镇的东山古街范围广阔,村内陈氏子孙约有3000多人口,现有保存较完善的古建筑就有70多座,这是中国传统村落之一,村内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围田造地,建立家业,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7月14日,福州大学“弘乡土魂,滋文化根”实践队来到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的东山古街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穿着彩色的队服,给这座正沉睡的承载着独特乡土文化的村庄带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此次来到洋中镇的陈氏祠堂主要是为了了解源远流长的柳州祠文化和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儒里文化。
走进祠堂,实践队队员们恰巧遇上了当地的村支书陈永霄先生和福州大学的一位老校友,他们和守护祠堂的老人十分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并表示这是大学生有组织地来拜访祠堂。陈永霄先生介绍到,这座祠堂是宁德最古老的祠堂,祠堂布局独特,祠堂内的十二支柱子对应的是十二生肖,二十八支红色柱子对应的是二十八星宿,他们一起守护这座古老而庄重的祠堂,大学生们不得为古人的智慧感到景仰与惊叹。陈永霄先生高度重视当地古遗存:“宗祠这样的历史古建筑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一旦被破坏了再怎么补救也恢复不了过去的样貌。虽然我们村里的经济发展状况不是很好,但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运行中,政府将花费三十万对柳州祠进行大规模修葺,让宗祠初步恢复风貌。”

实践队队员赖晓珺说到:“在山里有这样一座古祠的存在,令我震撼,我们大学生能为逐渐被遗忘的文化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陈述,用影像记录,希望我们可以发挥青年的力量,在暑期多做一些有关传统文化保护的事情。”宗祠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实践团队以祠堂为载体,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中国古文化需要代代传承,家族精神和家族传统需要代代相传,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家有家风,国有国风。只有继承和弘扬家族文化精神才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走好文化强国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68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马院宣法团: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法制宣传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7月30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9级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各成员围绕今年通过实施的《民法典》开……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为民普法切实关注民众利益7月31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宣讲团组员在各自家乡地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为民众普及法律知识,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出一份……
符蝶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法律宣讲进社区:深入走访为民普法7月29日,距离洛师法律宣讲小组成立以及活动展开已经有一周多的时间。在这一周时间里,各小组成员依据实际情况就近进行法律宣讲活动,用最朴实和简单的……
徐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普及法律知识让法律深入生活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的颁布,使我国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张栩栩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开展普法教育,共享和谐社会7月27日,洛阳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继续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深入基层调查走访,实地了解乡村人民所面临的法律难题,积……
魏思怡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让法律走进生活7月26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宣法团各成员在家乡进行《民法典》法律知识普及,通过与群众进行交流对法律知识进行了宣传,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更加容易接受,拉进……
邝诗懿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