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知道日食是怎么回事啦!”萌芽二班的小林兴奋极了。7月15日下午,“萌芽”实践队自然科学科普课堂开课,为孩子增加课外知识,开拓视野。
地球的形状、自转产生的影响、四季的成因,镊子、显微镜、植物标本,萌芽二班老师蓝晓娜为孩子们进行详细的课外知识科普。她还为孩子放了讲解日食成因及现象的视频,使孩子们更深入直观地理解自然现象,了解自然知识,间接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
“知道这个是什么的同学举手告诉老师哦。”“这个是镊子!”“这个是培养皿!”“滤纸!”课堂反馈环节,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展现自己当堂所学到的知识。一双双举起的小手,一声声稚嫩的回答,一行行详细的笔记,体现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手背贴着的小红花,是孩子们学习成果的肯定,是再接再厉的期许。“老师,下次再给我讲讲月食的形成好不好?”“老师,下次的知识科普什么时候举办?”下课时,孩子围着老师,七嘴八舌,期待着下次的知识科普。
“以后我也加强自己的讲学技能,以便更好的传递知识给同学。”针对今天讲课的不足,蓝晓娜说。“这堂课给小朋友们开启了一个新的视野,让他们知道世界的组成,很有意义。”旁听的支教组组员毛嘉树发表自己的感想。
据悉,此次知识科普课堂是“萌芽”实践队的特色活动之一,将开设四节课,旨在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模拟游戏等方式扩宽孩子知识面,增加课外知识,从而提升孩子学习兴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87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