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1日上午11点,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矿业工人社会保障制度和措施”暑期实践团对矿业工人李全德进行了采访。
实践团成员通过与他的交流,了解到了关于矿业工人社会保障的现实情况,为实践团的调研提供了基础。李全德50多岁,只在小学读过几年书,为了养家糊口到煤矿上工作,作为临时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有口头约定。他是本地人,家里有六口人,在煤矿上工作有十年以上,工资水平在2000到3000元,只够一家人勉强生活。李全德认为国家政策是导致临时工工资低的原因。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煤矿上食堂饮食情况一般,住宿条件一般,安全防范措施一般,没有组织过集体的安全知识培训。李全德有时会加班,工作强度高,平均工作时长达到8到10小时。煤矿没有为临时工上缴工伤保险,李全德也没有额外购买商业保险,这对于煤矿工人的安全缺乏必要的保障,他表示最希望改善临时工工作的安全条件。
在与李全德的交谈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了煤矿临时工的艰难处境,他们的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人身安全和经济生活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实践团成员发现学历对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有一定的影响。希望国家和企业在针对临时工的问题上多出台相应的政策,做到切实保障煤矿工人整体的权益不受损害。在此文法青协实践团期盼煤矿临时工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早日得到改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9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