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赚钱亏本无一定,种田人半年辛苦半年甜。沿途上家家户户下麦种,不由我回家种地心更坚……”这是睦剧《南山种麦》中的片段台词。近日,浙江师范大学“筑梦千岛”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淳安县姜家镇文渊狮城,探寻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凝聚古人智慧、展现中华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幸运的是,实践队员们恰逢一场睦剧表演,表演的正是《南山种麦》中刘兰德回家的片段。独特的唱腔、淳朴的风格和通俗的台词,充分展现出淳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风情。
淳安建制始于东汉建安13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徽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融合地,曾有过辉煌的“新安文化”。而睦剧正是新安文化和外地文化融合后的产物。形成于清末民初的睦剧,在发展之初,主要流行于淳安、常山、开化一带。因为淳安当时属于睦州,睦剧也因此得名。“淳安睦剧又称‘三脚戏’,因为睦剧由江西、安徽传入的采茶戏和淳安流行的民间歌舞“竹马”结合形成,在舞台上就只有三种角色,小生、小旦和小丑。”67岁的睦剧表演家桑爱书向实践队员们介绍道。睦剧一般都是用淳安方言说唱,表演淳朴明快、活泼生趣。其内容大多为淳安农民身边事,极其贴近生活,具有浓厚的淳安民间文化底蕴,在2011年睦剧正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谈到竹马,桑爱书老师说道:“竹马也是我们浙江省一个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说当年朱元璋在谷雨岭遗落下了一匹战马。战马因思念主人,在山谷中日夜长啸。众人寻而不得,逐渐有了‘神马作祟’的说法,后人为纪念,这才形成了淳安竹马。淳安竹马有五马,分别为红马、黄马、绿马、白马和黑马,各具特色。我们这里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淳安竹马,每逢年过节大家都会跳起来。”淳安竹马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民间舞蹈,它所代表的是淳安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近年来,淳安县政府也全面加强了对睦剧、竹马等中华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力度。“在我们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淳安县睦剧团正式成立了。不仅如此,政府还经常为睦剧团招募年轻演员来学习睦剧,让我们的淳安睦剧能够传承下去。”桑爱书说道。也正是因为政府的这种宣传保护,淳安睦剧团开始走向全国。不仅每年可在全国各地进行百余场的睦剧表演,还能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适的人才来学习和传承睦剧文化。
在和桑老师的交流中,队员们得知桑老师的师父已到了耄耋之年,虽然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继续留在舞台上,但他经常去观看并指导年轻演员的睦剧表演。这些老一辈艺术家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执着坚定的态度值得每一个人的尊重。文渊狮城的建设不仅是为了还原水下狮城,更是为了追寻那些古老的民间艺术。而当代青年学子也应该主动担起自己的责任,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民间艺术,不让这些国之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淡去身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93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