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帮带:用余热扛起下姜村的振兴梦 ——浙师学子深情对话姜银祥同志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筑梦千岛”暑期实践队 作者:张杭键

“改革开放40年来,下姜村实现了2个梦:1985年实现的温饱梦,在省委书记的帮助下、通过下姜村党员干部的全心尽力实现的小康梦。现在,我们要实现第三个梦:振兴梦,也就是老百姓向往的美好生活梦,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梦是一脉相承的。这个梦我们刚刚开始,因此,也称下姜村为梦开始的地方!”在下姜村工作逾三十年的老书记姜银祥同志深情对话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筑梦千岛”暑期社会实践队。

“筑梦千岛”实践队走近淳安县下姜村.jpg

“放不下下姜村的百姓们啊!”曾四次受到习总书记的接见、如今已67岁的姜银祥,在七年前退休之际,主动向村委会请缨,义务当起了下姜村的“解说员”,投身旅游推介工作。思源亭、沼气池、葡萄大观园……村里的青石板路,姜银祥已经踏过无数遍了,走到哪儿他都有一肚子的话讲。

听老支书姜银祥讲故事.jpg

“我记得很清楚,2003年4月24日是习总书记第一次到下姜,连着四年来了4次,他很亲民、爱民,三分之一的农户家里他都去过,和好多村民聊过天握过手,与下姜村老百姓结下了很深的感情,他每次来这儿都要去走走田间,看看地头,为下姜村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IMG_0447.jpg

下姜村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基层联系点。在习总书记的帮助下,下姜村建立1200亩的房屋、建立了5千多万亩山林以防止山林破坏更加严重、建沼气改善生态环境以解决农户生活能源问题、因地制宜规划中医药产业园、助推下姜党支部建设。这五件实事,让下姜村在短短四年间摘去贫穷落后的帽子,摇身蝶变成社会主义模范新农村。

“穷山沟变身“绿富美”,到去年下姜村实现了全村经济总收入578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4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17万元,分别是2003年的17倍、8倍和78倍,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姜银祥的话中满是对下姜村这几年持续、稳步发展的骄傲。

习总书记对下姜村的四次致信里提到——期望这里经济持续发展,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我和村党总支书记姜浩强每天心里想的都是怎么让游客留下来,想的都是全村人能‘劲往一处使’。”姜银祥为了让下姜旅游更接地气、得民心,在自家门口摆了一个老石磨供游客体验,让来的人喝上自己亲手磨的豆浆,丰富旅游项目。一老一新搭班子、默契配合的这两年,解决了民宿发展“过剩”等问题。一个有群众基础,一个懂产业发展,共同打造下姜村特色旅游金名片。利用下姜村的各种资源优势,村容村貌不断改善,把下姜村的旅游业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IMG_0447.jpg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姜银祥和队员们说道:“乡村振兴这个梦啊,关键就是按照习总书记的三句话要求去做: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这三句话中,最关键就是第一句话——农业强不强。”

姜银祥明白,产业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产业发展了,其他方面才会好,乡村振兴才能做好。而产业发展关键就是要树立老百姓的主体意识,只有这个意识树立好了,产业才能兴旺、才能发展。下姜村结合山多土地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从2004年开始,下姜村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乡村旅游。

“现在下姜村民宿只有400多个床位、餐饮只有1000个餐位,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民宿产业1000多个床位,这样这个产业才能做大。当年习总书记来到下姜村,对新农村建设、党支部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都做出了很多指示,我们还要利用红色资源搞培训产业,不但做大还要做精,带动下姜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队员和姜银祥同志合影.jpg

实践队队员张杭键在听完姜老书记的话后,不由地感叹道:“这就是榜样的力量!”队员们深感于姜银祥时刻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他用这辈子丈量信仰的厚度,他的忘我工作加重了队员们心中“人民公仆”四个字的分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93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关爱留守,共享蓝天
2018年6月23日,国贸163班的七名志愿者由领队带队来到活动地点--广丰社区,与小朋友们共同度过了一个充实的下午。  虽然活动时间为下午三点,但是国贸163的志愿者难以按捺心中的激动便早早的出发了。  早晨7 …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许昌学院“乡村沧桑巨变”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题调研实践队(农博馆)开展讲解服务工作2018年7月15日,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正常开放,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大学生社会实践 …
理论宣讲进吕村 惠民政策传万家
为普及新时代农村惠民政策,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回首吕村发展路,展望改革新征程”理论普及宣讲团于7月15日来到吕村进行政策宣讲。…
习近平对县委书记寄语有感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对县委书记提出“四有”要求: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浙山浙水,安且吉兮
老校友诚劝诫 新力量细聆听
老校友诚劝诫 新力量细聆听————许昌学院“乡村沧桑巨变”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题调研实践队(农博馆)开展讲解服务工作2018年7月14日,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正常开放,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大学生 …
路尽隐香处 ——访辑里湖丝继承人
路尽隐香处——访辑里湖丝继承人金色阳光在静静沉沉的乡土田地上泛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又在碧绿的波面上兜兜转转,然后才透过碧顶的大树在树荫里斜切下一溜阴凉。一缕清风抚过石板桥面上时光铭刻下的道道褶皱, …
兰考的革命者——焦裕禄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一职时,县委组成以干部,技术员,和农民为骨干的“三害调查队”120人,焦裕禄同志亲自带队,徒步跋涉5000余华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团结一心再调研 默契队员搞事情
团结一心再调研 默契队员搞事情——许昌学院“乡村沧桑巨变”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题调研实践队开展外出调研活动2018年7月14日,许昌学院“乡村沧桑巨变”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题调研实践队按照原计划,组队前往河南 …
国丝绕辑里,翩跹传一路
国丝绕辑里,翩跹传一路浙江的太湖南岸有一个不起眼的古村落叫辑里村,在每年早春和夏初的清晨,总有一种黄色的小鸟不停地叫着“辑里辑里”,然后飞落在桑树上,这是蚕花节到了。“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