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梁家河探初心
延安7月9日电(通讯员王霄)“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习近平总书记说。
为了追溯习近平总书记不变的信念以及不忘的初心,7月9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爱我中华”梦之队——初心梦之旅调研团来到梁家河,习总书记作为知青的第一站,了解他的知青生活。
全体队员在村史馆外合照 通讯员 郑子健 摄
打井汲水一心为民
队员们来到村史馆,了解到“梁玉明:近平还带领我们村民打了一口井,解决了我们全村的吃水问题。以前我们村里吃水困难,就是在河里挖个渗水坑,拿个瓢,舀到桶里,担回去吃水,那个水很浑,远没有井水好吃,也不卫生。在那个年代,近平带我们挖井可没有现在这些机械,都是人工挖。挖井的人在下面用镢头挖出泥土、石块,再装到筐里,井口处安一个辘轳,把筐吊出来。人工挖井是有很大风险的,往外吊泥土和石块时,稍有不慎,掉下来一个小石块就可能给下面的人带来生命危险。那个时候是冬天,打了很深,才开始见水,这水冰凉刺骨,近平下到井里,两条腿都踩在泥水里,挖下面的泥土和石头一千就是挺长时间,实在撑不住了再换人。”——学习时报《习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习近平同志带领群众打下的这口水井,不仅水质好,出水量也大。不仅解决了梁家河村民的生活用水,也成了灌溉周围农田的重要水源。这口水井至今是梁家河村里的主要水源。睹物思人,乡亲们常常想起总书记当年带领他们打井时热火朝天的干劲,想起总书记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为民,实干在前的品质和情怀。
队员们在村史馆听解说员解说 通讯员 邹佳秀 摄
习近平离开了梁家河,但他的心却永远留在了那里
“在陕北插队的七年,给我留下的东西几乎带有一种很神秘也很神圣的感觉。我们在后来每有一种挑战,一种考验,或者要去做一个新的工作的时候,我们脑海里翻腾的都是陕北高原上耕牛的父老兄弟的信天游。”离开梁家河后,习近平依旧心系那里的乡亲,帮助他们通电、修小学、修桥。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这样写道:“延安养育了我好几年,为延安老区农民做点事,是我们应该做的。”
队员们在给当地村民做采访 通讯员 邹佳秀 摄
对于村民吕侯生,习近平40多年前,他曾与习近平在窑洞住了两年多时间。“如果不是习近平帮忙,我早就病死了”他说。1994年,一块从窑洞顶部掉落的石头,砸中了吕侯生右脚背,在经历了脚踝流脓、骨髓坏死之后,吕侯生被确诊为骨髓炎。他开始辗转于延川县和延安市的医院。两个星期很快过去,钱像打水漂似地花出去。最后绝望之际,他给习近平写了信,两个星期后,习近平寄过来500块钱,让他去福州治病。1996年,旧病复发。他写了第二封信给习近平。不久,吕侯生再次来到福州治病。习近平亲自带他到福州市的医院。这一次,医生告诉他,“必须要截肢了,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前前后后所有医药费都是由习近平总书记支付。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吕侯生的深情厚谊由此可见,也可以看出他停留在梁家河的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97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