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走进琼坑,探索拾废之欢

来源:大学生网报 集美大学 作者:李森妮 于卫

走进琼坑,探索拾废之欢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暑期三下乡拾欢实践队结合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及设想,针对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琼坑村垃圾分类情况展开实地调研,对琼坑村党支部委员李春福、数名农村居民及从事垃圾分类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采访调查,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出建议,力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走进琼坑,共寻绿色之美

琼坑村位于内厝镇东部山脚下,为巷东农场一果园。一九七二年九月由于山尾水库建设,由南安九都评新村移民至止,移民人口564人,建成琼坑、花枞两个自然村,距离约2公里,路程约3公里,合成一个行政村。琼坑村曾被授予2012年度福建省小康库区示范村、2016年度“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典范村”、2016年度“四星级村”、2016年度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优秀村等荣誉,坑村大概有村户420户。经实地走访,白天村落里大多是老人和小孩,青年人多数外出工作。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琼坑村开创了“镇、村、片、组、户”五级联创网格化管理模式,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挂钩联系5至10户家庭,指导村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通过细化目标划定责任区域,以点带面促进任务化整为零,推动垃圾分类向纵深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党员联系户、村民代表、妇女委员带头表率,做好垃圾分类,并且自觉接受监督。村里召开全村垃圾分类动员大会,由镇里面负责垃圾处理的环卫所的工作人员现场讲授相关知识,参会对象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孩童,形成了全村行动的联动局面。经琼坑村基层领导干部商议决定,村内垃圾分类工作有党员代表起模范带动作用,村内现共有四十几名党员,每名党员负责八至十户家庭。村里定期于公布栏告示垃圾分类的促进户与先进户名单,垃圾分类工作完成得较好的家庭给予每季度50元的奖励。琼坑村垃圾分类工作已持续了五六年,成效显著,常有带队参观的外地考察团前来借鉴学习。

图二党员分管村户及垃圾分类桶.JPG

变废为宝,低碳生活

琼坑村采取三级分拣模式,鼓励家庭从源头分类、督导员定点分拣、保洁员上门分类收集,确保垃圾分类自下而上进行。琼坑村取消村内垃圾集中堆放点和垃圾池,村保洁员每天将可腐烂与不可腐烂垃圾分类收运到收集点,市政集团定时转运,做到日产日清、不留卫生死角,实现垃圾从投放到处理全程不落地,大大减少了蚊虫滋生的可能性,净化美化了村庄生活环境,让村民从垃圾分类中受益。可回收的物品通过废物回收的方式返还垃圾经济价值,如旧纸箱回收可换取纸巾、肥皂等日用品,废弃的矿泉水瓶、废纸张、旧报纸等被改造成了一个个卡通环保创意作品。同时鼓励村民把一些有毒有害的垃圾如农药瓶、废旧荧光灯管等回收至环保小屋,过后市政派人来收取,再统一处置。可腐烂的垃圾由保洁员收集后运至内厝镇阳光堆肥房,利用太阳光吸热辅助加温,通过添加高效微生物复合菌剂快速分解有机垃圾,可处理相邻2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4500多人每天产生约1吨的可腐烂垃圾,堆肥40-60天即可直接还田增肥,将垃圾就地处理,大幅降低清运处理成本,将部分垃圾变废为宝,得到资源化利用。

2新.jpg

图四 内厝镇阳光堆肥房.png

借鉴经验,清新琼坑

琼坑村学习浙江金华、桐庐垃圾分类模式,借鉴浙江金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减量处理经验,建设阳光堆肥房进行就地资源化利用。金华市从本地实际出发,探索出了“两次四分法”的分类方法、“垃圾不落地”的转运方法、阳光堆肥房就地资源化的利用方法以及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形成了财政可承受、农民可接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模式,已在全市域普遍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符合金华实际的农村垃圾污染治理新路子。而桐庐因地制宜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创造性采用是否可堆肥的分类标准。内厝镇负责卫生工作的人员经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地开拓了一适合琼坑村垃圾处置的道路,“清新琼坑”正以实际行动,保护绿水青山。

白璧有瑕,仍有不足

琼坑村村容村貌建设工作投入大约一千多万,垃圾分类方面的资金投入大致有一百万,主要花费于垃圾处置设备的购置、卫生死角的清理等方面。目前村落大道可视范围内环境卫生整治到位,但仍存在一些卫生死角,如水库底的脏乱地带、花草杂乱生长、村民鸡鸭饲养区气味大、偏僻小巷卫生情况有待改善等等。

展望未来,规划发展

村庄依山傍水,植被丰富,自然风景独特,空气清新,交通便利,作为全省首批20个“移民库区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和翔安区第二批美丽乡村建设“典范村”,琼坑村是翔安区名副其实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更是内厝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旅游资源丰富,厦门翔安当地有非常好吃的农家饭、姜母鸭、海蛎煎之类的,物美价廉。琼坑村可采用木栈道的方式,把当地各大自然、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把多年来隐匿“深闺”的好风光一下子铺展开来。可结合周边山体特征,建设石蹬道、块石山路等多种休闲步道,以农家乐、果蔬采摘等形式吸引其他片区居民前往独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朴素整洁的村落形象,与五光十色、灯红酒绿的城市喧嚣热闹形成强烈的不同。走进琼坑村,清新舒适的空气、干净整洁的村落大道、醇厚热情的村民等等一切事物,都让人对它产生深刻美好的印象,垃圾分类意识深入琼坑村村民的心中,相信这条绿色发展之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会愈发光芒!

文字编辑:李森妮 于卫

图片来源:杨娜 陈铭凯 张育欣

http://www.dxsbao.com/xiaonei/1010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调研二次元联动非遗,倾听coser心声

近日,为深入探究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认知程度及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相关调研人员对一位资深coser展开深度采访。这位coser热爱二次元文化已超三年,日常积极投身各类二次元活动。不仅频繁…… 袁若涵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对二次元同好进行线上采访(2)

1月27日,为深入探究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影响因素,调研小组组员游百川,针对二次元爱好者张政展开了一场深度访谈。此次访谈旨在全面了解二次元爱好者对二次元联动非遗…… 游百川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对二次元同好进行线上采访

2月5日,调研组组员游百川,针对“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影响因素”这一主题,通过线上平台对二次元爱好者彭凯进行了深度访谈。此次访谈旨在全面了解二次元爱好者对二次…… 游百川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谷子”市场:线上调研二次元联动非遗产品

2月8日,由调研小组组员游百川围绕二次元联动非遗产品(谷子)展开深入调研,通过线上采访“谷子很忙”谷子店店员,了解此类产品在店铺的销售情况、消费者反馈以及店员和店长对产品的看法…… 游百川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成员 汪羽蒙的调研日记

今天的访谈任务,是为“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项目收集一手资料。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项实践任务,更是一场探索两种不同文化碰撞可能的奇妙旅程。今天在望江时代影城的访谈经历,让…… 汪羽蒙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于望江时代影城调研

2月7日,“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的成员汪羽蒙在望江时代影城对两名二次元爱好者展开采访,旨在研究Z世代对非遗文化与二次元联动产品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开场调研团成员先简单介绍了…… 汪羽蒙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于哆可萌漫展线下调研

2月3号,“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前往温州瓯海国际会展中心,来到“温州·哆可萌动漫游戏嘉年华01st”漫展进行社会调研。调研聚焦于二次元与非遗文化的有机结合和创新发展,目的在于寻…… 郑子健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于烟台大悦城进行线下访谈

2月2日,“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成员于昕宇在烟台大悦城对cosplay爱好者林夕进行了深入访谈。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探索二次元文化与非遗文化的联动现象,了解这种联动对年轻人的影响,思…… 于昕宇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风雨兼程,携手共进
2018年7月16日 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曦梦社会实践队 杨伟艳前期的面试,筛选,让我们组成一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曦梦社会实践队。从队伍初建到全员到齐,我都在期望能和你们来个完美的邂逅。三下乡 …
共建美好中国,从每个大学生做起
2018年7月17日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国贸173班第三组那天她们团队做了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绿色道路捡垃圾,下午她们准备就绪,大家拿好塑料袋在北大门集合,一起走到钱藕路进行工作。  事先出 …
走访贫困户,情暖三下乡
2018年7月16日 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曦梦社会实践队 李春霞 7月16号上午,岭南师范学院曦梦实践队按照原先和村委书记约定的时间向此次贫困走访目的地——黄坡大岸村出发,队伍成员先到达大岸村村委会 …
岭南师范学院繁星”实践队将手工课带进西基山小学
课堂 为了响应国家人才培养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繁星”社会实践队在高州市西基山小学开设了手工课这一课程。7月15号上午,学生们第一次接触手工,就被它的魅力所吸引,积 …
小良中学,好久不见——记华师物电团学服务队三下乡的出发与抵达
7月16日早上七点半,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茂名市电白区小良镇小良中学团委学生会服务队的成员们于学南宿舍七栋架空层前合影留念后,便登上大巴,正式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小良之旅。…
福建农大学子赴平谭东庠岛实践队:调研留守老人养老问题
  7月16日,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赴福州市平潭县东庠岛美丽中国实践队”在东庠岛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第二天,实践队员深入调查东庠岛养老问题。  在热心村民带领下,实践队员对当地一所养老院进 …
百年校史薪火传 实践团队习真知
涤心启卷,追史溯源,百年理工薪火相传,盛世学府再谱华章。为学习理工校史校情,重温世纪芳华,继承和发扬理工精神,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百年青史,理工情”实践团队前往南校区校史馆参观学习、查阅 …
湖,丝为何会分离?
湖,丝为何会分离?在响应中国丝绸之路政策的号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暑期实践团队以“湖韵遗丝桑绕七里”为队名,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旨在调查湖州传统技艺、 …
大学生深入吴川大岸村:探寻伤病致贫的现状
2018年7月16日 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曦梦社会实践队 为了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岭南师范学院曦梦社会实践队于2018年7月16日去往大岸村进行有关扶贫的实地调研。曦梦社会实践队队员携带油米和水 …
武汉纺织大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武汉格林美探索“城市矿山”的发展之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大学生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理念,7月9日上午,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苦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七人来到了武汉市新洲区格林美城市矿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