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付蓉 易玮珏)2018年7月26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县石鼓镇调研团继调研油纸伞后开始了另一段艺术之旅,中国独特的音乐艺术——唢呐的传承和发展。在民间艺人同时也是石鼓镇唢呐传承人易礼强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民间音乐艺术的伟大。
易礼强老师家中布置艺术气息满满,我们去的时候他正在给年龄不一的小朋友们授课,前排是拉二胡的小女孩,后排是吹唢呐的小男孩,一曲《东方红》令人赞不绝口,看着这些活泼可爱,喜爱艺术,也极有可能是中国独特艺术的传承者的孩子们,内心是非常敬佩的。紧接着,伴随着易老师的节奏,孩子们先后合奏了《南泥湾》《十送红军》等等优美的曲子,我有注意到好几个孩子没有看谱子也演奏的非常流利,下课后,成员陈曼婷和我与一个小女孩闲聊着,交谈中得知他们都是因为自己的喜好来到这里学习,学习了一周左右便如此熟练的演奏出数首曲目,家人都是非常支持的。民间艺术的传承是需要这些年轻朝气的生命的,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到非遗文化传承的希望。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对易老师进行了采访,主要针对唢呐这一非遗文化,看到了从其父辈流传至今的“乐谱”(手写而成),也学到了唢呐不同的类型和吹法,被问到当地政府以及国家对其重视程度,易老师是非常激动满足的,早在前几天,湖南卫视电视台就唢呐这一非遗文化便特地采访与调查过,之前也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平台去展示,例如油菜花节开幕、湖南艺术节等,易老师还给我们观看了孩子们的表演视频(获湖南省艺术节银奖),非常精彩,我们都期待中国非遗文化能够更好的传承下
http://www.dxsbao.com/xiaonei/1221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